北京市園林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雨水利用型城市綠地建設的通知
各區、縣園林綠化局:
北京市屬嚴重缺水城市,降雨量少且季節分布很不均勻,城市硬化面積不斷擴大,致使寶貴的雨水大量流失,旱澇問題十分突出。多年來,各級園林綠化部門不斷加強城市綠地雨洪利用建設,一些試點公園建設了全面的雨洪利用系統,積累了許多好經驗。城市公園綠地建設中已經普遍采用了一些基本的雨洪利用方法,收到較好效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提高城市綠地利用雨洪能力,市園林綠化局委托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對城市綠地利用雨洪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根據研究成果,特就加強城市綠地雨洪利用能力建設,做出如下通知:
一、新建、改造城市公園綠地、單位庭院、居住區綠地均應安排雨洪利用相關設施,提高雨洪利用能力。通過建立完整的雨水利用系統,有效調節雨水徑流的高峰流量,一定程度上防止洪澇災害的發生,間接的補充城市地下水資源,實現雨水資源化。同時要嚴格控制城市綠地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以免阻斷綠地雨水滲透通道。
二、公園綠地內園路及鋪裝場地面積要嚴格按照《公園設計規范》的相關控制指標的要求執行,保證有足夠的綠地消納雨水,并盡量使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及施工工藝。園路及鋪裝場地的高程應高于周邊綠地(即綠地下凹)。規模較大的公共綠地如條件允許可適當考慮采用砂石地面作為道路和場地材料,以提高雨水滲透能力。
三、公園綠地內要根據面積、高程等情況,適當建設滲透型雨水積蓄池。當降雨量超過綠地自身消納能力時,可利用雨水積蓄池對超量雨水進行消納,其數量及規模應根據園林科研機構研究成果,通過計算降雨量、匯水面積等數據予以確定。通過建設雨水積蓄池,盡可能做到在保證綠化成果不受澇害的前提下,城市公園綠地中的雨水盡量不排入大市政雨水管線。
四、可以結合園林景觀建設,在綠地內科學合理的建設水旱兩宜型的雨水花園,以匯聚吸收來自地面的雨水。有景觀水面的公園綠地,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通過合理確定高程引導全園的徑流雨水匯入景觀水面。
五、在屋頂綠化建設中,除通過植物的莖葉對雨水的截流作用和種植基質的吸水儲存雨水外,還應設置蓄水層等積蓄雨水的相關設施,收集和儲存雨水,以減弱屋面雨水徑流量。
六、根據多家科研機構對城市道路雨水污染指標的研究成果,道路雨水的許多關鍵指標不能滿足綠化灌溉的最低要求。因此,城市道路建設下凹式綠地應當慎重。當前道路綠地建設應該注意分車帶綠化帶和人行道兩側綠化帶降低種植土高程,在完成綠化后,路沿石和種植土面之間保持一定的高差,以便降雨時可以在路沿石內的綠地匯集一定的雨水。城市道路建設下凹式綠地可在條件較好的區域(如全部人工或機械除雪的區域)內結合道路市政設計進行局部試點,并觀察后期影響,以免出現大范圍植物損害,危及城市綠化生態安全。
七、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已對城市綠地雨洪利用進行專項研究,現將《園林綠地雨水利用技術規程(草案)》和《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中關于綠地雨水利用研究內容的匯集》印發給你們,請參照試行,并根據實施情況提出修改意見。
附件:
1.《園林綠地雨水利用技術規程(草案)》
2.《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中關于綠地雨水利用研究內容的匯集》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2012年8月15日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