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最年輕省會城市的綠色崛起
建設“宜居、宜業、宜學、宜游”最精最美省會城市和“養眼、養身、養心”的幸福城市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海口綠色發展給出了一個答案:39%的森林覆蓋率滿目青翠;可以罐裝出口的空氣清新宜人。
椰風海韻醉游人的海口,這座全國最年輕的省會、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中心城市正以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吸引著一批批游客。“全市林業經濟產值和森林旅游生態價值228.88億元”、“國家級鮮切葉生產示范基地”、“全省造林綠化先進市縣”等一項項殊榮見證了海口的綠色崛起科學發展。數據顯示,海口在2011年完成造林16816.5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9%;而新制定的2012-2015年綠化寶島行動計劃更是彰顯了他們的雄心壯志———2015年海口實現城市綠化覆蓋率4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平方米!
增強城市生命線塑造景觀海防林
海防林被譽為沿海城市的生命線,在海南島1528公里海岸帶上,海防林已基本合攏。據海口市林業局營林處負責人介紹,早在2007年7月海口就成立了市沿海防護林建設領導小組,負責沿海防護林建設的組織、指揮、協調和管理工作。在隨后的3年間,我市完成沿海基干林帶造林面積5000多畝。時至今日,海防林建設已成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加快海防林建設的步伐,林業部門近年來一直都在努力,通過制定眾多措施進行營造和保護。”這位負責人說。
作為省會城市,海口土地資源珍貴,林業用地少。為抓好海防林建設,市林業局與相關單位簽署《海防林目標管理責任狀》,并編制年度沿海防護林造林作業設計,同時依照適地適樹的原則,把林種、樹種落實到地段。數據顯示,僅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間,市林業局就培育了150萬株木麻黃、100萬株馬占相思和3萬株海棠苗木,專門用于營造海防林。在綠化寶島工程建設啟動后,海口將再度發力,將海防林建設納入“八大綠化工程”之內。作為海南沿海防護林主要的造林樹種,扎根于沙土中的木麻黃具有速生、抗風、抗沙埋、耐鹽堿及海潮短期淹漬等特性,是優良的海防林先鋒樹種,不能忽視的是它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海口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市下一步的海防林建設將在鞏固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提質增效建設,著力打造海岸生態保護和景觀美化功能兼顧的生態景觀林帶,在純林中引入景觀和鄉土樹種,把純林逐步改造成生態好、品質優、景觀美的混交林。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云南的花,海南的葉”,在花卉行業有這樣一句盛譽。海口市林業局表示,海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鮮切葉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近幾年,我市鮮切葉一直占有全國鮮切葉市場約80%的市場份額。“海口市的花卉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2011年全市花卉銷售額已達6.7億元!”市林業局產業處負責人介紹說,近5年來,海口市花卉種植面積呈直線上升趨勢,截至2011年底,全市花卉種植面積5.4萬畝,占全省花卉種植面積的56.9%。目前,全市有花卉企業309家,專業合作社17家,花卉從業人員約2萬多人,花農年人均收入過萬元。
“我市花卉產業的區域特色正在逐漸形成。”林勁告訴記者,海口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發展熱帶花卉和反季節花卉的獨特優勢。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已形成了富貴竹、散尾葵、龜背竹、巴西鐵、魚尾葵、春羽、朱蕉等熱帶切葉花卉的主產地。2008年,海口市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國家級鮮切葉生產示范基地”。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基地正在崛起,如云龍的散尾葵、演豐的觀賞苗木、舊州的發財樹、靈山的富貴竹等。
丘海大道延長線花卉社區欣奧園藝的經營者曾女士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我市的花卉市場越來越火,他們種植的觀賞苗木和盆景銷售連年增長,像在賓館和酒店擺設的發財樹供不應求。“如今的產銷兩旺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曾女士說,林業部門規劃建設了大型花卉苗木交易市場整合資源,把他們這些散戶集中起來,改變了以往單打獨斗的局面,極大地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據悉,為加強對花卉產業的管理工作,海口市林業局于2007年設立花卉辦公室,抽調專人專職負責花卉產業管理工作。2008年又成立了花卉協會,并建立了“中國海口熱帶花卉網”。花農們說,協會的成立,加強了政府與花卉企業及花農間的溝通,推動了花卉業健康發展;網站的開通,為花農生產、銷售提供了信息和交易平臺。在我省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花卉交易市場———海南花卉大世界,現已有國內外153家企業進駐,2011年銷售額達到2.8億元。由林業部門引導、海南花卉大世界舉辦多年的迎春花市,僅此一項就帶來近億元的成交額。
一枝獨放不是春,在花卉強市的建設思路中,我市始終注重對花卉產業的引導與扶持,在南渡江畔,今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的海口國家蘭花產業園即將吐露芬芳。這個占地面積1萬畝的產業園,將帶動農民種植蘭花8000畝,每年將為當地農民創造3.2億元產值。同樣在緊鑼密鼓實施的千畝海南國際花卉產業園項目,計劃建設成集研發、物流運輸、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際性花卉交易市場,將直接或間接帶動至少10萬農民脫貧致富,帶動周邊花卉相關產業的產值達15億元以上。由上百家從事花卉生產的企業和個人整合成的綜合花卉產業基地“十里花卉長廊”,將是計劃中的海口市旅游風光帶、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和海口生態名片。《海口市十二五花卉產業發展規劃(2011———2015)》明確提出,到2015年實現全市花卉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值達15億元,力爭我市花卉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質的飛躍,將海口建設成全省全國的熱帶花卉強市。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農業農村部7月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將進一步做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詳細】
國際風景園林與綠色發展交流會在秦皇島舉辦
來自美國、法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和中國的2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研討風景園林與城市發展之路,探索濱水城市、海綿城市、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