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業遺產景觀之米迪運河(組圖)
其中工程建設中最突出的方面有:
1)位于黑山山丘的圣費雷奧勒大壩。該大壩是當時最大的大壩(頂部長780米,底部長140米),運河所有的水都來自該大壩。
2)船閘的數量,共計65個。在豐瑟拉恩,由八個船閘組成的階梯延伸不足280米,其間的水位落差為21.5米。德里凱將這一超凡的水上階梯獻給了他的出生地貝濟耶城。
3)最后是馬爾帕斯隧道,世界上第一個可以航行的地下運河河段。隧道長達173米,建造在羅馬的昂瑟呂恩城一度所在的山腳下的某個地方。
運河的建造者皮埃爾•保羅•德里凱意識到他建造的不僅僅是一條通訊的水道,還是17世紀法國國力的象征,因此他必須確保建筑的質量。他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工作對于景觀的影響,并盡最大努力來確保為樹木和種植園留出適當的空間,并協調運河所流經的沿岸的景觀。使運河與周邊環境巧妙地融為一體,從而產生一種和諧美的效果,整個工程堪稱建筑技術史上的佳作。
在米迪運河流過的法國南部優美的自然景色中,散布著眾多中世紀的小鎮,羅馬時期、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遠古洞穴遺址,古老的葡萄酒莊園,小巧精致的特色博物館。沿著運河游覽,在任何一處停下,游客都可以發現和品味獨特的文化和鄉土氣息。
如今,米迪運河已不再運送貨物,但隨著水路旅游業的發展,它又重現生機。成千上萬的業余水手來到這里,沿著它彎曲、陰涼的航道漂流而下,他們在沿途會發現因技術的巧妙和建筑的精致而創造的奇跡,這一切都與周圍的鄉村和諧地融為一體。
米迪運河1996年12月7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于其遺產構成,可以從三方面進行分析:其一,突出運河本身的水利工程性質和技術特色。米迪運河之所以被列入世界遺產,在于它代表著內陸水運技術在工業社會發展到新水平。其二,運河沿線的其他類文化遺產已列入相應歷史建筑或歷史地區得到保護。對遺產分類加以保護,有助于保持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和個性。其三,保證管理的可行性,減少利益相關者矛盾,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針對性和效率。
運河遺產的完整性,不能依靠將龐雜類別的遺產捆綁在一起來體現,而更重要的是運河河道本身及其功能的完整保存與實現。
相關內容
中國風景園林網(www.www.wewon17.com)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