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曹新教授:親歷IFLA,南非景觀保護掠影
克魯格國家公園是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面積有2萬平方公里之巨。在一望無際的曠野上,大象、獅子、犀牛、羚羊、長頸鹿、野水牛、斑馬、鱷魚、河馬、豹、獵豹、牛羚、黑斑羚、鳥類等自由自在地棲息于此。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創建于1898年,由當時布耳共和國最后一任總督保爾·克魯格(Paul Kruger)所創立。在克魯格國家公園西側的平原地區,還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私營動物保護區。在這一片巨大的保護區域內,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范例,保護研究、環境教育、生態旅游、生境體驗都做得成果斐然。而其服務設施對于設計有諸多的啟示,是自然遺產中服務設施的一種較好的范本。其運用自然材料與自然融合,采用謙遜的體量消融于自然,借鑒和發揮民間建筑的工藝和形式以及文化特質,注重細節的精細考量,充滿藝術匠心,滲透人文關懷與環境教育,這些都十分可圈可點。
圖為克魯格國家公園售票處 圖為克魯格國家公園的Tsonga本土風格的草屋營地
納馬夸蘭(Namaqualand)位于南非偏遠的西北角,占據了大約17萬平方英里的面積,在這片干旱的大地上生長著近3000多種植物,是一個擁有全世界最集中的花海的區域,每年八九月間春季來臨,這里變成巨大的花毯花海。南非政府在這里設置了保護區。為了保護環境,保護區的營地一年只有一個月開放,而且是帳篷營地,一個月后營帳和設施全部搬走, 而營地產生的廢物垃圾將全部從營地運走,不留在區內,包括每日產生的帳篷衛生間廢水由特制的設施處理截留,不會排到地面。這個營地只在八九月間春季花開時開放,而且規模很小,只有八個帳篷。這樣的營地既提供了對花海的體驗又將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在很小的范圍,是一個非常成功值得學習的范例。這樣的實踐對我國的風景區、保護區等自然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有著非常好的借鑒價值。
圖為納馬夸蘭國家公園內的海濱帳篷營地 圖為納馬夸蘭的野生花海
中國風景園林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文字資料及圖片由北京林業大學曹新副教授提供)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