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生態建設,共建綠色家園,是所有東坡兒女的共同心愿。綠化建設既是美化城市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創造優美舒適人居環境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有力舉措,現在眉山市又處于省級衛生城市復檢和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的關鍵時期,市民更應積極支持,加強愛護城市綠地。
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城區的一些綠地正在遭受市民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破壞,我們的綠地在“受傷”。有不少市民建議,要保護綠地,首先要增強綠化意識,同時切實推行商戶門前“三包”政策。此外,監管部門也要加大巡邏力度,嚴厲制止破壞綠化的現象。
現象:城市綠地很“受傷”
詩書城公園:綠地成操場
城市綠地原本是為了給市民創造更加宜居的環境,然而,卻有一些市民貪圖方便,將綠地當做了自己健身玩耍的操場,在綠地中隨意踐踏,破壞環境。
9月19日下午2點左右,記者在詩書城公園看到,盡管公園內有大片空曠場所供市民健身跳舞,但一些喜愛響簧和放風箏的市民依然將“鍛煉場所”選在了園區綠地內,甚至為圖方便,將自行車和小板凳等搬進了綠地。長期下來,導致一些地方的草坪受損嚴重,植被無法生長,變得光禿。親近綠色成了破壞綠色,讓人心痛不已。
“這兒的綠化環境比較好,太陽出來的時候跟朋友來跳跳舞、健健身、曬曬太陽,感覺很舒服。”在廣場內健身的市民劉大爺說,“但是在綠地里面健身玩樂的話,就確實不太好,那么好的環境被少數人破壞,對更多市民而言就是個損失。”
對此,眉山市園林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此也很無奈。相關部門每年都會對綠地進行多次修補,但常常補栽不久,草地就又被破壞,而工作人員也對破壞草地的行為多番勸導,“成效卻并不顯著”。
而據了解,不只是詩書城公園,市區三蘇雕像廣場、激情廣場等城區市民休閑活動的核心區域都遭受了相同的破壞。節假日和晚間,很多市民都會選擇這幾處作為自己健身休閑的場所,不少市民任意踐踏草地、攀爬花壇,給城市綠地造成極大負擔。
通惠河沿岸:綠化帶成露天茶館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某些商家正是看中了一點,將生意做到了綠化帶里。下午4點,記者沿城區西象橋石堰橋儋州橋通惠橋一路前行,發現,長達六七公里的通惠河兩岸綠化帶均遭到了茶鋪經營者不同程度的破壞。綠化帶中原本栽植的海桐樹、芭蕉樹、草皮等植物,被肆意砍伐、鏟掉,留出更多空地,經營者還搭建了帳篷,擺起了桌椅,以供茶客喝茶休閑。
“老板!你們把桌椅擺在綠化帶里,不影響別人通行嗎?”
“影響啥子,兩邊有過車的路人也可以過,況且我們也不是全部堵到,桌子中間也可以過人啊。”面對記者的質問,一名茶館老板極不認同,“況且我們也是應大家要求,市民也需要在環境好的地方休閑娛樂嘛。”
在走訪的10多家正在營業的茶鋪中,多數經營者表示,破壞綠化帶是逼不得已。“這邊茶鋪子多,河邊風景好、空氣好,天氣好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坐外面,我們沒有合適的地方可以擺放桌子,也不能放在路上啊,就只有放綠化帶里了!”
公交車候車牌處:綠化帶踩得“光禿禿”
城市綠化帶是城市環境的裝點,但在眉山城區,一些公交車站牌建在綠化帶里,周圍也沒有設置等車專屬區域,許多候車市民于是選擇站在綠化帶,長此以往,將綠化帶踩成了“光禿禿”。
下午5點,記者來到詩書中路,經過這里的有15路、17路和幾輛區間公交車。在這里,記者看到,沿路的汽車站牌被設在了綠化帶當中,周圍也沒有劃定專屬候車區域,綠化帶便成了市民候車的場地。長期的踩踏,使幾處綠化帶中的地面已被踩得光禿禿的,周圍灌木也被攀折。
“在旁邊等車也不方便,車來人往的,況且站牌在這里,車來了司機一般都看站牌底下有沒等車的人,站在下面等車就要方便些。”在該路段市婦幼保健院站牌處候車的周女士說,“破壞綠地我們也不愿意,但是這也沒辦法”。
東坡湖旁:綠地被踩出了一條路
在東坡湖邊,記者看到這里草木郁郁蔥蔥,景色非常漂亮,許多市民帶著孩子在草地附近休閑游玩,還有不少人在此讀書看報。正當記者舒心地欣賞著眼前這幅美景時,突然一位身穿藍色上衣的年輕女子沿著旁邊的樹蔭快速地穿越草坪。記者看到,樹蔭下原本如茵的小草已經光禿禿的,地面露出了黃泥巴,被市民“抄近路”踩出了一條路。
附近的一些居民心痛地說,這里原來全是碧綠的草坪,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從草坪進出的人越來越多,最終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建議:加強管理保護
“制止毀壞和偷盜樹苗、踐踏草坪、破壞綠地的現象,首先要增強市民的綠化觀念和意識。”市民劉小麗告訴記者,愛護城市綠化,廣大市民應提高城市綠化觀念,提高主動參與綠化的意識。市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公交車或私家車不要隨便在綠化帶上下乘客,行人不要踐踏草木,不攀折樹枝,遵守交通秩序,行走斑馬線,相互監督、互相提醒,共同營造愛護綠化的良好氛圍。
“切實推行門前"三包"制度是制止破壞綠地的有效方式。”市民呂愛紅告訴記者,保護綠地,沿街商戶也有責任。眉山市新補植綠化帶被破壞、草坪被破壞,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門前三包”制度貫徹落實不到位,在出現不文明現象時,無人制止。因此,實行綠化帶周圍店鋪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的門前“三包”責任制,可以有效防止此類現象發生。通過推行門前“三包”,形成齊抓共管、全民參與的氛圍,營造良好綠化環境。
市民王新認為,要保護綠地,園林部門也應加強對市民的宣傳教育,采取嚴格措施,投入人力加強巡邏檢查,尤其是對新栽植的綠化樹木要及時落實專人養護管理,避免“年年栽樹不見樹”的情況發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植一棵樹、綠一片蔭、美一處景的效果,真正提升眉山的城市品位。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