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鳥巢”與“倫敦碗”建設(多圖)
的確,近些年來我所談到的上述這些建筑創作原則,曾被許多專家所忽略甚至否定。所以不少人對我的建筑觀點并不贊同,認為這些說教過于陳舊。他們認為,時代已經到了21世紀,你還喋喋不休地鼓吹什么20世紀初的理論,實在是太過時了!
那么上述理論是否真的過時了呢?對這個問題,我不想陷入經院哲學式的討論之中。其實我對于那些從書本到書本的討論從不感興趣,我是一個實際工作者。我不愿意糾纏在那些永遠說不清的概念之中(在建筑學中這類問題實在太多),我只想用工程實例來說話。因為我相信,事實勝于雄辯!建筑歷史上的很多真理被認識,都是實踐走在了前面。在實踐成功之前,人們可能會無休止地在爭論。
鳥巢
到今天,“鳥巢”建成已經4年。今年是又一個“奧運年”,奧運會將在倫敦召開。倫敦的奧運場館已經建成。近來關于倫敦這次的奧運工程的建設的新聞報道越來越多了。我想,為了說明“鳥巢”的問題,不如將它與倫敦“大碗”(對倫敦奧運會主場館的別稱)作個比較。這叫“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下面我摘引幾段記者于去年(2011年)在參觀倫敦奧運會場館建設的報道:
“9月14日,來到倫敦東部的伊利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首先吸引眼球的,不是2012年奧運主場館‘倫敦碗’,而是一棟造型扭曲夸張、泛著耀眼紅色的鋼鐵建筑。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紛紛猜測,有人說這個建筑與點燃火矩有關,更多人認為這是信號發射中心。當天的參觀導覽、倫敦奧運會總設計師杰羅姆·弗羅斯特(Jerome Frost)告訴我們:這個跟‘倫敦碗’比鄰但搶去不少風頭的建筑,叫做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ArcelorMittalOrbit),跟巴黎埃菲爾鐵塔相比,它只有前者的1/3高(約100m),簡直就是‘侏儒’,但設計公司卻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于高度,而是極具挑戰性的結構。‘無論你喜歡或是討厭它,你都會平心靜氣地將它從頭到腳打量。’”
“‘倫敦碗’被譽為倫敦奧運的‘跳動的心臟’‘倫敦碗’的外觀全部為白色,外形下窄上寬,酷似一只湯碗。…倫敦碗下沉式的碗形設計,可以讓觀眾更近距離地觀看運動員的動作。…由繩索支撐的倫敦碗的遮陽屋蓋跨度28m寬,只能為2/3的觀眾遮陽。考慮到奧運會比賽時間處于倫敦比較干燥(不會下雨)的兩個星期,賽事主席冒風險決定放棄使用有更多屋頂覆蓋面積的房屋。通過6個月的研究,他們終于確定,使用2/3屋頂也不會產生強烈的側風而影響比賽成績,最終定下這個方案。”
“奧運結束后,這里的所有建筑,都會如‘變形金剛’一樣,進行一場大規模集體變身,‘海浪’(兩座矩形的白色建筑)的白色翅膀將被拆除,1.7萬個座位僅留下2500個,成為對公眾開放的游泳池;‘倫敦碗’則拆除左右地面上5.5萬個座位,僅留下田徑場和底層的2.5萬個座位,奧運會結束后,建筑‘出售’給一家英超球隊作為主賽場。”
“其他的奧運場館也秉承了這種原則。在倫敦2012奧林匹克公園內,共有9處場館建設,分成永久性建設和臨時性建設。而在永久性建設的建筑物中,又被分為臨時性設施和永久性設施。”
“擁有1.2萬個座位的2012倫敦奧運會自行車館奧運傾斜賽車館(Velodrome),其中6000個座位為臨時座位。在奧運會后,這里的賽道將適當改建,以便同山地車道及其他自行車運動道結合,建成一個面向社會的‘自行車運動園’。”
“手球并不是英國人熱衷的體育項目,手球館將改頭換面,成為當地的健身中心。”
“外表為白色的奧運籃球館將為預賽和四分之一決賽提供1.2萬個座位,在奧運會后則將被徹底拆除并可能在他處重建。弗羅斯特告訴記者,倫敦有不少公司提供運動場館和設施租賃工作,這個籃球館或許會出現在別的國家的運動會上。”
“2006年亞洲運動會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由于當地沒有自行車場館,主辦方向倫敦一家公司‘租借’一個自行車館,航運到多哈,花費1200萬美元。相比之下,‘租賃場館’既省錢又環保。”
“英國首相卡梅隆則希望:‘2012年之后,奧運會能留下一份厚重的遺產’;不僅復興倫敦東區,而且推動英國經濟走向繁榮,鼓勵新一代人積極行動起來,參加體育活動。”
“記者在英國的三天采訪中,‘遺產’(Legacy)是聽到最多的單詞。‘如果奧運場館幾乎不復存在,會不會覺得奧運遺產,少了點什么?’記者問‘倫敦碗’主設計師本·維克里(BenVickery)。維克里回答道:‘真正的奧運遺產是留在人們的記憶里的。舉個例子,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過去這么久,還有人記得當時的游泳館是什么樣子嗎?’沒人記得。但很多人印象很深刻的是,美國《時代》雜志刊登的一張跳水女王伏明霞凌空躍起的封面照,以及她的那段跳水傳奇。”
關于“鳥巢”和“倫敦碗”的設計比較,“倫敦碗”主設計師本·維克里有著精辟的看法,他說:“中英兩國的設計哲學很不相同”,“‘倫敦碗’將縮小2/3,我們一點都不沮喪,反而很興奮。我們已設計了太多地標性建筑,而‘倫敦碗’將是我們設計的第一座臨時性體育場。”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