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開始,一場20年來最全面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科考在位于西藏日喀則地區的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開。考察的最新階段性成果顯示,珠峰保護區食物鏈保存完好,生物多樣性水平甚至可以媲美熱帶海島。
科考負責人之一、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與恢復研發中心主任胡慧建說,發現新的物種是本次科考的最大成果。在此之前,珠峰保護區歷次調查記錄的脊椎動物有360多種,而在這次科考中發現、記錄到的脊椎動物超過460種。
“這次新發現的物種主要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溝谷地帶。我們這次對一條溝調查得比較細致,其余3條比較簡略,”胡慧建說,“我們還想一條溝、一條溝地做下去。我可以負責任地說,肯定還有更多物種在等待發現。”
此外,根據階段性成果報告,本次科考還發現了蛇類新物種一種、中國近40年未發現的蛇類一種、中國鳥類和蛇類新記錄各一種、未確定的新物種或新記錄(種)4種。
據胡慧建介紹,除了物種豐富外,保護區內的食物鏈也保存得非常完整,說明保護區依然保存了較為原始的生態,沒有遭到破壞。
珠峰保護區成立于1988年,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844米,最低海拔約1800米,平均海拔4200米,是全球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極地高山生態系統。全世界共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有5座位于該保護區內。
這里生態系統極為脆弱,是全球最受關注的生態和生物熱點區域之一。此前,中科院等科研機構曾對珠峰地區進行過多次科學考察,但涉及生物多樣性的僅有1975年以及1991年至1993年的兩次,且受交通、設備等條件限制,調查區域較小,結果并不完整。
珠峰保護區生態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曹天堂說,本次科考希望在發現物種、評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水平、勾畫生物資源輪廓方面取得進展,為保護區未來的規劃和科研活動提供數據支撐。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