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島:融文化于綠化 彰顯人文底蘊
安置在北戴河火車站東側由一輛“摩格爾”型老式蒸汽機車以及幾位行色匆匆的乘客組成的雕塑,帶領人們穿越到1917年中國首條旅游專用鐵路支線在這里誕生那一刻;一組長338.44米長的奧林匹克浮雕墻讓我們重溫了奧林匹克歷程;一條4.5公里長的戴河生態園深河段長堤秀水令人們領略了海濱城市開放、包容、向上的氣質……
浸染著濃濃的人文底蘊,我省首個“國家園林城市”秦皇島市的園林綠化彰顯“人文生態、精美現代”的文化氣質。
北戴河列車雕塑、奧林匹克墻、戴河生態園等等,是記者于9月20日在秦皇島市采訪時“隨手拾得”的耐人尋味的景觀。
登上北戴河列車,在車廂里“聽”一下秦漢、清朝、民國、共和國與北戴河相關的故事;在奧林匹克公園與世界冠軍的手模比比手型;在森林體育公園打打籃球、踢踢足球;在戴河生態園穿廊賞翠;漫步“綠蔭中的紅飄帶”;健騎在“北方濱海第一路”……這是記者在市區所見市民與游客的“情景特寫”。潛移默化中,文化元素被植入人們心里。
1999年,秦皇島市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作為“資深”的創園城市,秦皇島市近十年城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均得到顯著提升,分別從2001年的38.64%、32.4%、7.6平方米,提升到2011年的40.09%、35.97%、13.24平方米。
據秦皇島園林局局長王利輝介紹,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富庶文明和諧”新秦皇島這一目標,該市園林綠化已步入跨越發展階段,“提升層次”是這一階段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匠心打造”、“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環境的需要”、“豐富市民的生活內涵”、“綠量最大化、景觀藝術化、休閑舒適化”等用語是王利輝對“后創園”時期園林工作的描述。
而說到如何將文化元素融入園林綠化中,園林局副局長金忠革告訴記者,最重要的是形成體系。據介紹,一直以來,秦皇島市將特色文化融入園林綠化景觀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中,通過文化特質提煉和多種園藝形式塑造,形成園林綠化文化體系,通過雕塑、小品、壁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增強文化韻味。
如今,山海關區石河東路等處已建成十多座精美雕塑;長城沿線風景注重弘揚長城文化內涵,塑造了具有古城風貌的園林景觀;以城西、城南、南門廣場為基點的環古城綠化,初步形成了以大環境綠化為基礎,以公共綠地為重點,以道路、沿河綠化為網絡,以小區、庭院綠化為依托,以街頭綠地為點綴,具有古城特色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格局。
編輯:wenwe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