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60年校慶:孟兆禎院士從業60年精彩講座(多圖)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12年10月14日,北京林業大學邀請了校友孟兆禎院士為北林學子做了題為《巧于因借精在體宜》的講座,本次講座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王向榮教授主持。今年是孟兆禎院士從事風景園林行業60年,同時他的母校北京林業大學也迎來了建校60周年校慶。孟院士在講座中暢談了自己從事風景園林行業60年來的經驗,剖析了“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在中國園林藝術理法方面的經驗和心得。
孟兆禎院士應邀講座為母校60周年慶獻禮
本次講座持續了近三個小時,80歲高齡的孟院士在講座中廣征博引、張弛有度、風趣幽默,同時對北林、對園林高校學子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學子們在歡笑中學習到了學科精髓,講座中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中國風景園林網記者有幸現場聆聽了孟院士的講座。下面整理孟院士在講座中的重要內容,請中國風景園林網網友及關注我國風景園林事業的朋友共享。
治學嚴謹,學無止境
我國園林行業具有獨特而優秀的傳統,重要的一條是“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孟院士自稱從業60年來一直在學習,對于“巧于因借、精在體宜”這句話的思考和實踐更是貫徹了自己多年的工作研究中,去年自己更有了新的認識。
孟院士說,從自己剛入行老師就教導自己要“巧于因借、精在體宜”,自己也對學生強調這句話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教學和實踐中,這句話有一定的模糊性,造成很多的困惑。自己和很多風景園林師都把借看作是借代的借,走了數十年彎路,近年他查閱多種資料進行考證,有了更新的認識。孟院士說,巧是靈巧,因借,不是借用,而是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因果關系;設計是果,我們要找因。借是憑藉的意思,借景是憑借什么造景,在古代借和藉是一個字。古代說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巧于因借、精在體宜”這八個字是古代園林藝術的核心,我們強調的人杰地靈天人合一,與古人強調的才正好相符。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評估順利通過
11月16日,同濟大學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評估順利通過。【詳細】
加強城市設計 海口劃定重要景觀風貌控制區
記者從海口10月19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獲悉,《海口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城市設計和建筑風貌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獲會議原則性審議通過。《實施意見》劃定了海口重要景觀風貌控制區,提出【詳細】
古建筑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覺得在現代設計中的傳統元素越來越多,傳統和現代的結合成為一個趨勢。中國傳統建筑攜帶著大量歷史信息,在我們研究歷史、文化、科學各個方面知識的媒介中,古建筑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詳細】
2022年安徽風景園林總產值將達千億元規模
日前,記者從安徽省風景園林行業產業發展暨脫貧攻堅推進會上獲悉,去年我省風景園林產業產值已突破500億元,預計到2022年,安徽風景園林總產值將達到千億元規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