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60年校慶:孟兆禎院士從業60年精彩講座(多圖)
孟院士談到,園林學是社會環境福利事業,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自然,自其然也,人要服從自然,但不是說要被動的服從自然。中國風景園林是把社會美融入到自然美當中。人居環境中對自然環境的需求是根本性的。人是自然的成員,又是足以獨立的特殊成員,勞動創造了世界和人類文化。園林是在人脫離了自然而又感到離不開自然而產生的專項建設事業,是一開始就具備生態文化和游憩的綜合功能。園林設計是以設計為手段,以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對自然環境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綜合的要求。園林、風景名勝區、園林城市和大地景觀的層次,都是人與自然融合的結果。
對于園林學科,孟院士為大家分享了一首言志詩:綜合效益化詩篇,詩情畫意造空間,巧于因借彰地宜,景以境出美若仙。孟院士借此詩以勉勵園林學子。
孟院士談中國園林藝術理法
孟院士談到:傳統是相傳成統,理法是理論和手法,風景園林藝術創作的序列和主要理法是:
孟院士講解中國園林藝術理法
1、明旨:明確造園造景目的;
2、相地:相地合宜,構園得體;
3、借景:巧于因借,精在體宜,覓因成果彰顯地宜;
4、問名:問名心曉;
5、立意:景以境出,花木情緣易逗,園林意味深求。意境是對內足以護己,對外足以感人的心境構思;
6、布局:起承轉合章法不繆,大不空乏,小不局促,深不冗長。體現虛實、聚散、剛柔、素艷、險夷、曠幽、疏密、明晦的多樣統一;
7、理微:景不厭精,細部處理;
8、余韻:如西湖成園林建筑的標注,非一日一人之功,實乃經過了四個朝代的雕琢布局,從而流芳百代,意蘊悠長。
9:借景:詮彩借景。
孟院士說,1~5是抽象的,6~9跳到具象。
孟院士重點談了借景的三要法:
借景隨機——目奇心期,覓因成果;
借景無由——觸情即是;
臆絕靈奇——想到盡頭,靈動奇絕。
孟院士認為,在借景相地方面,需要親厲考察思度、撮土嘗水、調查碑碣、訪問村老、儀器測量,綜而為一。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