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將新增21個商圈
8年后,家門口商圈隨你逛
到2020年長沙商業網點百花齊放:1個市級商圈+33個區域性商圈
長沙有多少商圈?今天,你可能回答的還是“五一”、“東塘”、“火車站”,近年崛起的還有紅星等,到了明年,可能你就會數不清了。記者從新修訂的《長沙市城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2005-2020)》草案獲悉,長沙將大力培養新興區域性商業中心,到2020年,除了市級商圈五一廣場商業中心的影響力輻射力更加強勁外,還將新崛起21個區域性商業中心。屆時,1個市級商圈+33個區域性商圈將令長沙商業百花齊放。
市級商業中心:五一廣場商業中心
以開福萬達廣場、東牌樓九龍倉等重大項目為依托,打造長沙市乃至湖南省地標性的商業載體,大力吸引國際知名商業名牌進駐,努力提升商圈內商業網點發展的規模和檔次,形成具有特色化、國際化的商業中心。“五一廣場商業中心將不僅是湖南的商業地標,影響力還將輻射全國。”市商務局局長楊興龍介紹。
近期(2011年—2015年):規劃輻射范圍東至芙蓉廣場,西至湘江大道,北到湘春路,南到勞動路。
遠期(2016年—2020年):規劃輻射范圍東抵火車站廣場,南抵南湖片區,西抵溁灣鎮廣場,北達三一大道。重點擴張南部商業范圍,打破現有商業中心區域的地域限制,以南門口區域商業為基礎,延續黃興路商業步行街的商脈,引導高檔百貨、國際精品專業店、國際品牌店等業態進駐,提升周邊商業檔次,打造商業新形象。
區域性商業中心: 已形成12個,本次規劃21個
已形成12個區域商業中心,本次規劃21個區域商業中心,其中15個近期規劃、6個遠期規劃,至2020年長沙市共形成紅星商業中心等33個區域性商業中心,重點建設和引導3個城市商業副中心:星沙新城商業副中心、武廣商業副中心和梅溪湖商業副中心。
這些區域性商業中心中,有部分未來將呈現“1+1>2”的效應,比如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靠近的省府新區商業中心和紅星商業中心,身處其中的德思勤城市廣場就規劃了酒店、寫字樓、購物中心、步行街、住宅等多種業態,滿足高檔商務中心、商貿中心的定位要求。
亮點解析
社區商業打造10分鐘消費便利圈
值得一提的是,新修訂的商業網點規劃比2005年版新增了“社區商業服務設施規劃”一章。“培養打造健全的消費網絡,是商業網點規劃重要任務之一。”楊興龍介紹,為了擴大消費,惠民利民,商業網點規劃首次明確了社區商業服務設施建設的要求,促進城區“10分鐘消費便利圈”的打造。
據了解,長沙市都市區現有城市街道77個,城市社區657個,已形成各類層級社區商業44個,其中全國商業示范社區8個。按照社區商業設置標準,社區商業按居住人口規模和服務的范圍可分為鄰里商業、居住區商業和社區商業中心。其中,社區級商業中心要滿足日常生活綜合需求,提供個性化消費和多元化服務。商圈半徑不超過3公里,服務人口8萬至10萬,商業設置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下。業態組合必備百貨店、綜合超市、便利店、藥店、圖書音像店、餐飲店、美容美發店、洗衣店、照相館等。
規劃要求,老城區社區的商業設施要逐步按SB/T101455-2008標準進行規范,對新建、改造的住宅小區,商業設施必須堅持按上述標準與住宅區開發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老字號保護首次納入商業網點規劃
老字號是記錄和傳承城市商業文明的鮮活載體,也是長沙城文化歷史的名片。新修訂的城市商業網點規劃,首次將加強老字號商業網點保護寫入規劃。在商業規劃建設中,注重保護老字號店鋪,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發揚城市特色,處理好保護、利用和開發的關系,使長沙獨特的城市歷史文化風貌得以延續和發展,保持與發揚城市特色,使之成為一個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現代化都市。
規劃要求,在舊城拆遷改造中,要盡可能保留老字號原有風貌,涉及老字號原址的拆遷方案要建立聽證制度,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涉及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和重要市政建設,確需對老字號實施拆遷的,要盡可能安排回遷;無法回遷的,應按照有利于老字號經營和保持店鋪原有風貌的原則就近安置;無法就近安置的,要依法給予貨幣補償,對被拆遷老字號的補償要及時足額到位,盡量縮短老字號因拆遷造成的歇業時間。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長沙首個海綿城市示范項目井塘公園2019年開園
圭塘河流域綜合治理四年行動計劃昨日出臺,長沙首個海綿城市示范項目井塘公園2019年開園【詳細】
長沙實施城市雙修 將擁有千個公園
長沙市正在實施的“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方案中,計劃依托已規劃的各類公園綠地,開展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申辦工作,并利用3年時間建設600余座公園,使長沙市公園總量達到1000座,構建“推窗見景、出門見綠”的城市生態新格局。【詳細】
長沙古城保護區啟動城市設計招標
三千年長沙古城范圍內,將重新煥發出生機。近日,長沙市城鄉規劃局就歷史文化風貌區啟動城市設計招標,以使城市保護和有機更新同步進行。【詳細】
長沙計劃三年建600座公園 打造“千園之城”
坐落于天心區的湘府文化公園,在連夜的雨水洗刷下,滿眼青翠,惹人喜愛。作為長沙市“千園之城”建設項目之一,這里已成為附近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記者昨日從市園林管理局獲悉,在新三年造綠行動中,長沙計劃在全市范圍內建設600余座公園,使長沙公園總量達到1000座,讓市民出門“三百米能見綠、五百米能見園”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圖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