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造最綠最美的“入戶花園”
10月30日,細雨霏霏。平潭最大的風口白青鄉長江澳,風沙很大,一下車海風就挾著細沙撲面而來。
綿延近4公里的海岸線上,小沙丘一座連一座。雖然風沙吹得今年剛種下去的木麻黃直不起“腰”,但苗木已長到1米多高,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往年成活率只有20%左右,今年成活率起碼70%,這已經創造了歷史。過一兩年,這些木麻黃長高后,形成綠色屏障,就可以起到擋風固沙的作用了。”平潭縣林業局局長林慶興說。
這是平潭綜合實驗區森林花園島建設的一個縮影。
“實驗區成立前,平潭每年在植樹造林上投入僅有100多萬元,主要用于原林地更新改造和一些風口防護林建設。”林慶興2006年調至平潭縣林業局工作,他告訴記者,那時的生態體系建設處于低水平階段,主要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需要。
實驗區成立后,平潭島內掀起基礎設施建設熱潮,迎來跨越發展的大好機遇。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是平潭建設宜居、宜業的濱海城市的重要一環。
圍繞建設國際森林花園島目標,實驗區生態園林建設按照生態、宜居的總體要求,科學布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大力實施綠色屏障、綠色通道、綠色城市、綠色景區、綠色村鎮等“五綠”工程。
破題從五大風口造林開始。平潭歷史上風沙災害嚴重,歷經幾代人的努力,雖然風沙肆虐得到有效遏制,但長江澳、燕下埔、流東、流西、遠中洋等5大風口綠色屏障還很脆弱,在這幾大風口植樹造林最困難。
在長江澳,記者看到這樣的景象:外圍筑起4米多高的防風沙堤,內側則每隔5米或10米筑一道擋風籬笆,32口幾十米深的淡水井用于澆灌。“長江澳風口,平均風速達每秒8.5米,造林難度大,造林成本是其他地方的幾倍。今年,我們進一步加大風口前沿綠化造林力度,著力構筑風口前沿的綠色屏障。”林慶興說。
據了解,為實現平潭島植樹造林綠化、美化、彩化的空間立體布局,實現森林生態效益,實驗區從苗木、技術、管理上下足功夫
著力做好長江澳和流西、流東風口原有防護林的加寬、加厚、加密工作,積極開展退耕造林和前沿風口的攻堅造林,確保在東北部和北部建起一道厚度達1公里的森林屏障;
平潭原有生態林苗木、綠化苗都是從外面購買,成活率不高。為此,區里專門建立苗圃,引進木棉、雞冠刺桐、小葉榕、黃金榕等喬灌木,不僅從源頭上把好苗木的質量關,經馴化后,應用到綠化工程中,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平潭島內種植土壤稀缺,為保證成活率,需對土壤進行改良。下一步,實驗區將建設種植土壤改良基地和樹木枝葉回收利用加工廠;
為讓綠化帶喬、灌、草、花互相搭配、錯落有致,區里專門組織人員前往廣東、浙江等地學習先進經驗;
……
如今,“光長石頭不長草”的平潭島,綠色盈眼。并且,伴隨著“彩化、花化、香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美麗如畫的平潭島正一步步呈現在世人面前。最新衛星航拍數據顯示,平潭森林覆蓋率已由實驗區成立前的29%上升到35%。截至目前,環島路完成綠化16.9公里,壇西大道完成綠化工程5.3公里,城區進島路等多條主干道也完成綠化。
高大挺拔的銀海棗,富有熱帶氣息的木棉樹,樹形優美的雞冠刺桐,富有層次的細葉南洋杉與華棕樹、海桐球等喬灌木相得益彰……
前些天,港粵滬企業家聯合考察團來到平潭。經過環島路時,考察團一行特意停下車來拍照留念。“太美了,跟我想象的平潭完全不一樣,我想象中的平潭島綠化應該很差,而且沒有什么花草樹木,沒想到才到環島路就顛覆了我的想象。”統一證券(香港)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邱世梁說。
“雖然困難較多,但我們有信心把平潭島打造成鳥語花香、綠樹環繞、山海相擁的國際森林花園島,成為臺灣同胞進入祖國大陸最綠最美的"入戶花園"。”林慶興說。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漂亮的花園讓生活越來越美好
近幾年,在國內的一些花卉、苗木、園藝展會上,花園這個詞、有關花園的介紹和討論,頻繁地出現在展會同期舉辦的論壇上。討論花園、園藝的網友多了,制作打造花園、介紹種花養花的各種視頻網站出現了,撰寫花園和園藝的作【詳細】
福建省12株古樹喜摘“中國最美古樹”桂冠
中國最美杉木【詳細】
石頭“玫瑰花園”,深深打動了我!
我第一眼看到這個石頭玫瑰花園,就被深深吸引和打動了,紅磚,石頭,藤月,怎么就能搭配出這么完美的效果來。而且這個似乎在露臺上也能實現。呵呵,不算很遙遠的夢。【詳細】
用雨水槽養成垂直的花園、菜園
如果家里有廢棄的雨水槽,不放用來改造一下,制作成垂直掛在墻上的花槽,這種創新的垂直園藝不僅可以節省空間,還能產生更美觀的景象,一起來看看下面這12個創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