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本菊又名品種菊、標本菊,通常每盆栽植一株,每株獨放一花。大花品種直徑超過35厘米,寬瓣展開達7厘米,長管垂直約為50厘米至60厘米。
培養獨本菊從扦芽育苗到養成開花大約需要一年時間,其栽培過程分為冬存、春種、夏定、秋養4個環節。只有每一環節都精心伺養,才能栽出健康飽滿的獨本菊來。
冬存:秋末冬初時,用花盆或木箱扦芽,插后放在有陽光、低溫(3°C左右)的室內養護。經過一冬約可長成10厘米高的小苗。待到4月份出室分苗時,使用普通培養土配合頭號筒盆種植。注意冬存的關鍵是精選發自盆土深處、芽頭豐滿、生長健全的第一代芽。
春種:春季為一般養護階段,主要是使冬存苗正常生長,以便成為夏定階段更新植株的母本。注意適當澆水,過濕容易傷根,過干則易焦葉。
夏定:通過摘心抹側芽等措施,促使母本從根莖處發出新芽,然后選擇一個長勢健壯、高矮適當的新芽,培育為開花植株。
為培育發育健全、開花時間集中的標準植株,從5月上旬就要加強母株管理。短干和晚花期品種,或一般品種長勢弱的,應在5月下旬摘心;中干和中花期品種于6月初摘心;高干和早花期品種或一般品種長勢較強的可在6月中旬摘心。摘心時,應注意母本上部必須保留一般嫩壯枝和十幾片葉子,把基部的兩三片葉去掉,使土面通風透光。如母本干細彎曲,高60厘米至70厘米,僅上部有幾片葉子,應及早拔去頂端最小的芽點,保留頂端續發的側芽,等它長到四五片葉時再行摘心,這樣可以保持母株上部生長旺盛,促使根部發出新芽。隨時抹除側芽,以促使根部的芽迅速出土,若根芽出土數量較多,應隨時剔除距離基部較近的,只留二三個壯芽準備最后選定。
7月中旬,新芽漸長成株,此時要選擇頂芽飽滿、長勢茁壯的植株定植,注意不要選節長、葉片稀疏的新株,也不要選節密、葉肥、頂端回縮的新株。
秋養:7月中旬,將選好的新株用普通培養土摻入0.5%過磷酸鈣,移栽到二缸筒盆中。盆底需放入1厘米厚的培養土篩渣作為排水層,然后墊上20克至40克蹄片作底肥。換盆時,要將母本整坨移入新盆內。以新株為中心,只填半盆土墩實。上盆后扣水1至2天,天干時可噴水保苗,如遇雨天,天晴后應立即用清水噴灌。8月上旬,新株成形后要剪去母本,翻松表土,再適當填入加肥培養土,使盆土達到八成滿,此時若水、肥充足,植株莖稈會向上漸粗,葉片也會逐層增大。待到9月中旬植株定形時,再填入含30%腐爛餅肥的培養土,以后看長勢可酌施0.1%尿素與0.05%磷酸二氫鉀混合液肥作追肥,每周1至2次,待莖稈頂端以下第二葉節處呈全株最粗點,花蕾透色時停肥。
獨本菊的四個栽培環節,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因此,在培養過程中,可根據環境條件靈活掌握。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