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世遺西湖的首個多彩之秋就這么來了
世遺西湖的首個多彩之秋就這么來了
北山路上,金黃的梧桐葉在陽光下閃爍;葛嶺一帶,紅楓染出大片紅暈;楊公堤沿線,水杉漸漸披上咖啡色衣衫;湖濱路上,2萬多盆鮮花色彩斑斕,還有銀杏、黃山欒樹、珊瑚樸、沙樸、無患子……
申遺成功后,西湖著墨著彩,將老底子講究的“綠化”升級到“彩化”,更添一份活色生香。
世遺西湖的第一個多彩之秋就這么來了。
浴鵠灣新增800株木芙蓉,燦若錦繡
“環池植木芙蓉,花時爛若錦繡……”清代古書《湖山便覽》中就曾這樣描繪杭州西湖的木芙蓉,今年秋季,西湖尋回這一季的風雅,“錦繡”們在浴鵠灣、烏龜潭大片地鋪陳開來。
“800株木芙蓉都是去年年底栽種的,今年秋天是首次開放。”花港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西湖打造“多彩之秋”,從綠化悄悄邁向彩化,木芙蓉只是其中小小一抹粉色或白色。
每年春秋兩季都是花港景區的旅游旺季,主景區花港觀魚總是人滿為患,堤西卻游人寥寥——浴鵠灣景區和烏龜潭景區合稱堤西景區。花港景區管理人員說:“為了吸引游客的腳步,特意選了秋日開放的木芙蓉。”方式倒也簡單,看見臨水空曠的地方,就種上一株。
堤西景區,沿著楊公堤走,每隔七八米,就能看見一叢絹紙般質感的花兒,花朵兒直徑足足15厘米,碗口般大,每一叢有十幾根桿子聚集在一起,身高約1.5米到2米之間,長勢茂盛。
“一根桿子能次第開上十多朵。一株木芙蓉,可開花上百朵。”工作人員說。
黃色花蕊,木芙蓉的外形酷形似牡丹。哪怕同一株樹上,花朵的顏色也或粉或白,不盡相同。工作人員說:“原因在于花青素影響花的顏色。由于光照強度不同,每朵花花瓣內花青素濃度也不同。”
芙蓉花期長,有兩個月,11月底落幕。
雞爪槭嬌小豐滿,染得靈隱路紅紅火火
平時游人不多,但若觀樹,靈隱路可算是西湖景區最熱鬧的主干道之一,唐玄宗時,杭州刺史就曾命人在靈隱路兩旁種植松樹,“九里松”因此得名。
今日再去看,市民不得其中要領,只忍不住開口贊個“美”字,而行家們能看出這般層次——大喬木松柏樟竹郁郁蔥蔥,紅楓略低些,紅得含蓄,嬌小豐滿的雞爪槭則像火一樣熱烈,灌木和草本默默陪襯,算是“坐在路邊鼓掌的小孩”。
從龍井路和靈隱路的交叉口到靈隱景區的一路上,每隔四五米就有一棵紅楓或雞爪槭。“今年春天,作為西湖彩化的一部分,靈隱路曾新種下幾千棵杜鵑、400多棵紅楓和雞爪槭,今年五月份,又補種了五六十棵雞爪槭。”景區工作人員說。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杭州倡議成立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產業聯盟
今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運河森林公園視察時提出,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后來又專門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要切實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和利用好。【詳細】
杭州音樂噴泉,美輪美奐讓人驚艷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之美,除了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人工設計的音樂噴泉之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