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記者在多條道路發現,園林工人用細麻繩把防雨布捆在搭建好的風擋骨架上
昨天,記者從市市容園林委獲悉,隨著本市氣溫的下降,冬季綠化植物養護工作全面進入“倒計時”。為確保花草樹木安穩地越冬,今年,本市冬季綠植養護將著重進行防寒、除蟲修剪、防鹽水等工作。
名貴花木“搬家”花圃
隨著近年本市綠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本市栽植了大量常綠植物和冷季植物,以達到“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其中主要包括雪松、油松、楓楊、迎春、木槿等喬灌木和常綠苗木。大面積綠地還選用了冷季型草皮,這種草皮可以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低溫下存活。此外,還引進了原產于西歐、能夠在低溫下開花生存的耐寒花卉:羽衣甘藍。
記者昨天在河西區灰堆一帶的月季園等處,依然能看到在寒風中盛開著的月季花。園林工人告訴記者,雖然月季花不必移栽,但也要格外做好冬季養護工作。除了給月季園加上風擋外,還要精細修剪,先剪去枯死枝、病蟲枝、交叉枝等,當環境氣溫降至5℃以下時,再視植株的長勢,采用強、中、弱三種不同的方法進行修剪。同時,埋施肥料,以滿足其來年生長和開花的需要。天氣過冷時,還要加蓋草簾防寒。
目前,部分從南方第一年引進移植至本市的盆栽新優樹木,本市園林系統已經分批將它們移入溫室過冬。據介紹,針對部分新優樹種御寒能力差的狀況,本市園林部門已預先將這類植物栽在盆中后埋入地下,這樣既可以保證樹木的生長,又可以方便秋冬季移栽。截至記者發稿時,植物的“搬遷”工作已經基本接近尾聲。
樹種不同“防寒服”也不同
進入11月以來,本市的行道樹、景觀樹和綠化小品都將接受特護。適時為怕寒植物和雪松、玉蘭、櫻花、日本冬青、大葉女貞等珍貴樹種,添置冬裝,搭建風擋,捆扎草繩。除常見的“綠籬”外,雪松等名貴樹木穿的“防寒服”則要更復雜些,要設東、北、西三面風障,高度在3米以上,這樣既能擋住寒風對樹木的侵襲,南側留下的缺口又能保證樹木采光。
記者在中心城區部分主次干道看到,行道樹靠近根部的位置,已經被刷上一層白色的石灰水,這些石灰就像“護膚霜”一樣,不但能保證樹木御寒,更能抵御并殺死如紅蜘蛛、黃蜘蛛、天牛、谷殼蟲、吉丁蟲等害蟲和一些真菌,同時還能防止樹干被凍裂。不少近年來栽植的景觀樹木,還掛上了“點滴瓶”,給景觀樹木補營養。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