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建設是口號還是行動?【評論】
近一段時間,關于生態城的建設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建設生態城、生態城應具備怎樣的條件、生態城的內涵和外延包括什么……一時間,各種關于生態城的論壇召開,城市規劃專家、能源學者、政府官員紛紛熱議,提出觀點。生態城從未如此吸引人們的目光,真的“火”了起來。誠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所講,“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項號召能像生態城那樣在全國各地得到如此積極的響應,也沒有一項活動能如此廣泛、深刻地改變人們的行為習慣和對傳統事物的認知,這意味著無論在世界還是中國,生態城都應該成為城市發展的努力方向。”
建設生態城的大幕已拉開,如何上演扣人心弦,畢竟城市的規劃和定位不宜朝令夕改。據統計,在我國,很多城市都在致力于建設生態城,但發展程度良莠不齊,生態城的建設面臨多重阻力。我國目前有2.3億流動人口,而這些人中超過70%是從農村流向城市,大規模的流動人口使城市人口承載能力趨于飽和。同時,資源短缺和氣候變化因素以及我國生態城建設規劃、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完善等也都是制約生態城建設的問題所在。城市建設中,不能忽略地區性的差異、自身的條件、城市決策者的作用等因素的影響。觀念、體制、政策、資金、技術……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令人欣喜的是,生態城建設將獲得更多支持。據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聯合國家有關部委聯合下發文件,對生態城建設給予財政支持,同時還將舉辦各類活動,比如,每年9月22日在全國開展無車日,有150多個城市已簽約;鼓勵建設環保城市,包括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關于生態城市的考核標準也將陸續推出,主要包括土地緊湊使用、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水平、綠色建筑水平,拒絕高能耗、高排放工業項目等。
城市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期待生態城建設也不單單停留在口號上,而是付諸實際行動。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南通生態通廊: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景觀飄帶
部分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破壞和對生態系統的忽視,導致了植被、土壤、河流和湖泊退化,從而引發了諸如洪水、內澇和水污染的危機。AECOM則一直伴隨著南通這座城市的發展并且持續為其綠色建設出力,主要項目包括【詳細】
蘇州成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城市館主賓城市
第16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發布會3月29日在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行。中國城市館發布了2018年度主題為【詳細】
如何將城市里小塊土地變為城市綠洲
從蜿蜒的小路到鄉村樸素的大門設計,這里介紹營造城市中寧靜的綠洲的10個方法。當你的室外空間是一個城市廣場,如果不是特別的小,也不是漫無邊際的,它可以是城市中的一塊花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