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架下數千棵綠化樹集體枯死
近日,家住裕溪路與銅陵路交口的不少居民發現,交口東邊裕溪路高架橋下幾百米路段的綠化灌木法國冬青出現大片枯死,估計達幾千棵。居民反映,該路段樹木枯死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養護單位更換掉枯死樹木,沒想到沒多久灌木又出現枯死現象。
記者核復
【現場】高架下法國冬青枯死
出現樹木枯死的路段,位于銅陵路與南陵路之間的裕溪路高架橋下,長度約幾百米的路段上,路中間綠化帶上枯死的樹木隨處可見,在公交宿舍樓附近,綠化樹幾乎全部枯死。枯樹約1米多高,樹葉和樹干一片枯黃,地上的泥土也非常干燥。而在銅陵路以西,南陵路以東的位置,綠化樹綠意盎然,與成片枯死的樹木形成了鮮明對比。家住公交宿舍1樓的桂大爺說,高架建成時橋下就種了各種綠化樹,但隨后這個路段就出現綠化樹枯死的現象,“后來他們又栽了第二遍,可樹還是枯死了。”
為何會出現枯死現象?附近居民猜測,會不會和最近天氣變冷有關。也有居民認為,樹木枯死可能與養護單位養護不到位有關,“這些樹木好像是缺水”。也有居民認為,樹木枯死是因陽光不充分所致。
【回應】
高架橋太寬遮擋陽光
記者在現場時,一位負責該路段綠化施工的園林公司人員恰好也在現場,這位姓李的先生稱,他們對這些樹木已經盡力了,現在這些綠化還沒有移交,目前還是由施工單位進行養護。他表示,不存在不灑水的情況。
該工作人員稱,今年七八月份,他們就發現綠化樹木枯死情況,一個月前這些樹徹底枯死,我們就放棄了澆水。對于樹木枯死的原因,他解釋稱,因這段路高架橋太寬,而且橋兩邊都是樓層較高的小區,導致橋下的陽光被遮擋,最終因光照不足導致樹木枯死。
“這些灌木名叫法國冬青,是一種喜陽植物。”李先生說,路兩側種植的也是這種樹,但生長得卻很好。“同一路段上,兩側法青都活著,唯獨中間的法青樹死了,因此可見這與橋下的光照不足有關。”
記者在現場看到,事發路段的高架橋的確很寬,橋下光線也確實較暗。
【對策】
枯死綠化樹將更換
李先生說,這些枯死的樹木多達幾千棵,對于樹木枯死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這一路段的植被以前的確枯死過一次,當時的情況與現在相同,我們將所有的枯樹進行了更換,但是現在依然發生枯死。”李先生說,剛種上的樹木郁郁蔥蔥,過了一段時間后,樹木就開始落葉,葉子落完就開始枯黃,最終枯死。
對于這一次枯死的樹木,李先生表示,他們將對這些樹木進行更換,種植的還是這種樹木。
繼續種植相同植物會不會還會因為光照不足,導致綠化樹木第三次枯死呢?該男子無奈稱,他們施工單位無法決定綠化植被的品種。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