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綠化寶島”行動推動 海南林農造林熱情高
“幾年后,這1000多株橡膠、檳榔長成,我家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紅火。”22日上午,文昌市文城鎮江村村民陳如能指著自家坡地上種的兼具生態與經濟效益的橡膠、檳榔苗木,高興地說。
“‘綠化寶島’大行動首先是富民行動。”在22日召開的全省綠化寶島大行動北部市縣工作交流會上,省林業廳副廳長王春東說,為貫徹這一原則,今年以來海南省各市縣采取多種形式激發林農種植生態經濟兼用林的積極性,迄今大部分市縣生態經濟兼用林的完成率均達到年度任務的150%以上。
文昌市林業局局長符學說,江村是2010年水災災區,為了幫助當地恢復家園,結合“綠化寶島”大行動,該局向江村及周邊兩個村88戶農民贈送橡膠苗木1.8萬株、檳榔苗3萬株,大大激發了當地農民發展生態經濟兼用林的熱情。
昌江林業局局長吉承臣說,該縣扶貧辦、熱作局組織培育橡膠苗115.5萬株;縣文明辦培育水果苗6.5萬株,都通過免費發放苗木的方式,激發了農民參與造林的積極性。例如,僅七叉鎮就在已有3.7萬畝橡膠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荒山坡地、香蕉地、甘蔗地種植橡膠發動群眾今年起再擴大種植橡膠2萬余畝,達到規模6萬畝。
為解除農民植樹的后顧之憂,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相應推動舉措。瓊海通過打造基地示范的方式調動農民積極性。該市在土地利用率較高的情況下,依然建成100-400畝面積的油茶種植基地3個,50-100畝橡膠種植基地6個。與此同時,該市兼顧生態景觀效益和經濟效益,全力建設打造經濟林長廊。投資1500萬元的新海路綠化工程,樹種以蓮霧、海南蒲桃、荔枝、菠蘿蜜、楊桃、黃皮等鄉土果樹為主,真正做到了“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風景”。
澄邁縣則加大財政收入,落實各項惠民補貼,尤其是大力發展咖啡、福橙、橡膠、檳榔等特色熱帶農、林作物,不斷促進農民致富。如咖啡種植每畝補貼500元,目前推廣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發放補貼資金750萬元。
省林業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市縣完成生態經濟兼用林的進度大多位于各大工程的前列。例如,昌江完成2.34萬畝,占今年任務的157.8%;澄邁種植生態經濟兼用林3.61萬畝,占今年任務的178.7%;瓊海市已營造經濟兼用林0.63萬畝,占今年任務的170.5%;而白沙的完成率更是超過200%。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