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中草藥也能做陽臺盆景
南門街道公益創投項目“百草堂”近日推出中藥盆景,將桂花社區綠色基地“百草園”中種植的一部分中草藥植物移到盆中,并由草藥達人姚關南和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現場教授居民如何盆栽中草藥。不少有興趣的居民紛紛來領取中草藥盆景,用來裝點家居環境,綠化陽臺。據悉,“百草堂”將投入生產制作,用以推動社會組織的自我造血功能。
“小專家”現場傳授盆栽技術
近年來,許多花卉培植盆景在市場上逐漸行情走低,而一些盆栽實用植物卻在市場上異軍突起,特別是中藥材盆景頗受市場青睞。不少中藥材植物除具有不同功效的醫藥或食用價值外,還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或賞花、或觀葉、或看果。如麥冬、茉莉花、蘆薈、半邊蓮、銀杏等,都可在盆中栽培。而桂花社區的綠色志愿者服務隊則利用空地建起了一塊“百草園”,專門種植中草藥。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園藝技術專業的大二學生盛晴近日來到“百草園”,現場向居民示范盆栽中草藥。他以薄荷為例介紹說,薄荷既能清新室內空氣,又能泡茶提神醒腦。移植選盆時,注意盆有無破損,盆底排水孔是否堵住。然后,用瓦片將排水孔蓋住,以防土壤將孔堵實。第三步,取出薄荷,將底部根系剪掉少許,以促進根系生長。最后將薄荷放進盆中,加土至離盆口三厘米處,以便澆水。移栽時一定要將根系埋入土中,移栽后要澆透一次水。薄荷喜溫暖濕潤,春夏應多澆水,冬季蘇州地區需移至室內越冬,冬季需水少,一至二周澆一次。據悉,以后農學院將與“百草堂”對接,農學院學生將“百草堂”作為實踐基地,幫助綠色志愿者制作中草藥盆景和打理花園,向居民們傳授中草藥知識。
中草藥盆景受白領青睞
“百草堂”社會組織負責人姚關南說,金銀花、石榴、蘆薈、靈芝等,都是適合普通家庭制作藥材盆景的好品種。中藥植物做盆景不僅成本低廉,還有很多養生的功效,在陽臺種點中草藥,既能有益于身體健康,又能美化家居。桂花社區7旬老人江阿婆當天領取了一棵麥冬,打算拿回家盆栽,“聽說麥冬對治咳嗽、便秘都有好處。我平時都吃中成藥,以后打算試試食用中草藥。”姚關南則在一旁囑咐她要注意的地方,“這個麥冬需要溫暖濕潤環境,注意澆水,避免強光直射。”
不僅是中老年人,年輕人時下也開始流行種植中草藥盆景。“平時采一些蘆薈,泡水喝或者做面膜,比超市里買的蘆薈面膜好多了,新鮮又美容。”桂花社區居民、蘇州大學二年級的小劉平時十分注重皮膚保養,這兩天天氣干燥,經姚關南介紹,她開始用蘆薈做面膜,并從“百草園”領取了一些蘆薈拿回去盆栽。年輕白領小張因為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晚上往往在十分疲勞的狀態下卻睡不著,吃安眠藥怕影響身體,喝牛奶也沒起什么作用。前段時間,在姚師傅的建議下,她開始種植含羞草,果然心神安寧了不少。當天,她又來到“百草園”再拿幾盆。
中草藥盆景當公益產品推廣
姚關南是桂花社區的“草藥達人”,他不僅自學中草藥知識、親手種植草藥、無償贈予他人,而且廣交草藥學專家,為居民服務。他帶著綠色志愿者們多次爬山涉水,前往各地搜羅采挖草藥。現在“百草園”中已有100多種中草藥植物。今年3月,桂花社區“百草堂”正式揭牌,姚師傅終于有自己的工作室了。每月5日上午,他和綠色志愿者都會到社區,為居民講解中草藥知識。
前不久,“百草堂”獲蘇州市公益創投項目資金支持,成為一個公益性的社會組織。姚關南說,他們不僅要體現公益性,更要實現自我造血功能,而不是僅僅依靠政府經費支持。目前,蘇州市場上還未大量開發藥用植物盆景,市場前景廣闊。“我們打算將這些中草藥盆景作為公益產品,推廣到退休人士、白領階層,更放到裝修環保、養生保健等多個領域。以后,我們把獲得資金的少部分用到我們的盆景購置、人員補貼、中草藥盆景研發等項目維持方面,而把大部分資金用到補貼殘疾人、社區困難家庭中,實現公益再循環。”姚關南說,“百草堂”還將陸續開發出中草藥培育基地、觀賞基地和品茗基地。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蘇州成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城市館主賓城市
第16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發布會3月29日在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行。中國城市館發布了2018年度主題為【詳細】
蘇州:河流與絲綢織造的城市(多圖)
小橋流水的蘇州古城中有一條名叫錦帆的路。其實這條路本來是一條河,一條護衛吳國王宮的護城河,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直至近代才被填河成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