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園冶杯"國際競賽優秀作品獲獎者訪談(一)
記者:作品完成后的收獲或感觸有哪些,反襯以前學習過程有什么好的建議嗎?獲獎后的收獲或感觸有哪些?
王大嵩:作品完成后的感觸和收獲還是非常多的,畢竟這個設計是實際的設計項目,也是目前為止,自己最用心完成的作品。究其原因,不僅僅它是我的畢業設計,也不僅僅是我要用它來參加園冶杯的設計競賽,而是我覺得我作為一個景觀的學生,用專業能力,為自己家鄉的文化做出了一點小小的貢獻,同時也希望將來紅梅廣場建成后,原來在這個工廠工作過的老工人會回來看看自己曾經辛勤勞作過的老車間,年輕人、孩子們會在玩耍的同時,了解到曾經在這片熱土,有一個杰出的輕工業園區,有著世界最精湛的味精制造工藝。
另外一個方面,關于這個設計,我學到的更多是作為未來景觀師或建筑師的職業操守。中國很多的建筑師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工業文化等等很多物質文明有著深刻的理解,像較早的梁思成先生、阮儀三先生,近期獲得普利茲策獎的王澍先生等,都在用實際行動延續我們的文化、文明。而現在更多的建筑師和景觀師在做純商業的設計,眼中更多的是金錢和利益,把做為設計師的職業操守擱置一邊。在這個設計中,我學到的不僅僅是設計手法和對后工業景觀的理解和思考,更多的是對待設計的態度和職業精神,我將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將這種精神貫穿始終,也希望在獲獎的同時能讓更多的設計師和民眾關注后工業景觀、關注利益金錢外的職業操守。
記者:對"園冶杯"國際競賽有何意見或建議?
王大嵩:園冶杯雖是目前只有三屆,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競賽,但是其專業性還是很強的。我非常有幸能夠參加園冶杯的競賽,也在競賽中看到了很多來自其他院校的同學們的作品,感覺受益匪淺。對競賽的希望就是能夠擴大影響面,可以讓更多的國家,更多的學生共同參與,這樣會讓參賽者在競賽中學到更多東西。
記者:對于所學專業的未來有什么期望?對自己專業的未來發展有什么期望?
王大嵩:我本科學習的專業是景觀建筑設計,現在在沈陽建筑大學攻讀建筑學專業,目前在設計實踐中也是建筑和景觀都會接觸。在我看來建筑、景觀、規劃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我也希望在我以后的學習生涯中,對于專業的學習的面能更廣。而且我也覺得未來的景觀設計和建筑設計應該是相互融合的,建筑景觀一體化,建筑中有著深深的對景觀的思考,景觀中也有對建筑的烘托。
獲獎者鳴謝:指導老師:朱玲 王君老師,工作室:李博浩 王筱茜;合作同學:曲卓雅 鄒韻琪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