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道改造芒果“出局”
近一段時間,路過廣東佛山市禪城區佛山大道瀾石大橋北一側路段的行人發現,道路兩旁的近百棵芒果樹被“脫去”了綠色“外衣”,不少枝干也被截去,遠遠看去就像一根根電線桿。據轄區環境保護和城市管理局市政園林科相關人員介紹,佛山大道綠化景觀改造將對樹種進行重新規劃,這些芒果樹將被運到公園或其他地方重新栽種。
佛山大道景觀改造沿線道路綠化將以樹形優美的遮陰喬木和花色艷麗的開花喬木為主,目前已完成樹木補種,共增加胸徑16厘米至24厘米的秋楓44株、胸徑13厘米至15厘米的幌傘楓72株、高度25厘米的花葉紫蘇290平方米。
為何要把芒果樹遷走?9月份完成征求意見的《佛山市城市綠化應用植物規劃(2011~2020)》顯示,佛山已確定了細葉榕、白蘭花、秋楓等10種基調樹種,市區常見的芒果樹并未入選。《規劃》指出,城市綠化基調樹種是能充分表現當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風格、作為城市景觀重要標志的應用樹種。具體到禪城區,需要在現狀應用最頻繁的10種樹種的基礎上稍作調整,增加觀花植物的比例,這符合禪城區綠地面積增加難度較大、須著重提高綠地景觀效果的思路。
禪城區園林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部分路段的芒果樹被遷走只是個案,并不說明禪城將逐步把芒果樹淘汰出“行道樹種”。“芒果樹和銀杏等行道樹種一樣,產果季節都有可食用的果實落地,不會因此而不再栽種該樹種。”該負責人說,考慮栽種什么樹種,要綜合平衡優缺點,最終以其生態與社會方面的效益作為取舍標準。
佛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胡羨聰分析說,芒果樹多年來一直是佛山樹種的“寵兒”,皆因其樹形高大,枝葉濃密,壽命長,生長速度中等,適應性強,易于栽植又抗風,耐粗放管理。但隨著城市發展,芒果樹種在主干道,市民的采摘等行為會帶來城市管理的許多難題,出于安全考慮,將其“請出”基調樹種之列也可以理解。
根據《規劃》,細葉榕、白蘭花、秋楓、木棉、紅花洋蹄甲、尖葉杜英、大花紫薇、扁桃、人面子、大王椰子(王棕)為10大基調樹種。這十種樹中,常綠樹8種,落葉樹2種,觀花樹種6種,色葉樹種4種,葉色變化較明顯的樹種有2種。速生、中生和慢生樹種的比例為5:3:2。鄉土樹種與外來樹種比例為7:3。有板狀根或氣生根的有3種,棕櫚科植物1種。住建局認為,以上基調樹種能較好地反映佛山所處的南亞熱帶地區的地方特色和風貌。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