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縣發現萬畝原始長綠闊葉林天然景觀
初冬時節,華中大地處處葉落株黃、紅葉片片,而湖北省竹溪縣十八里長峽省級自然保護區長峽兩面,卻依然群山疊翠,古木郁郁蔥蔥,令人稱奇,給游人一派冬令如夏萬木崢嶸的景象。
初步考察,在十八里長峽地境內長達近10公里高差300多米的峽谷及數條深溝兩面,生長著殼斗科、樟科、金縷梅科、木犀科、山茶科、杜鵑花等30多科,50多屬,70多種常綠闊葉林植物,常綠闊葉林總面積在1萬畝左右。這里的常綠闊葉林層次分明,成分多樣,上層有水絲梨、紅豆樹、青岡櫟、蔓椆、黃心夜合等高大喬木,中層有云錦杜鵑、四川杜鵑、高山櫟、苦櫪木、山礬等中小型喬木,下層有宜昌橙、宜昌女貞、朱砂根、湖北杜莖山、鐵仔等矮小灌木。林下還有蕨類、莎草科、茜草科等數十種常綠草本植物。各常綠闊葉林群落均保持完好的原始天然林狀況。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陳家寬近日實地考察時,一進入長峽便對這里大面積的原始天然闊葉林驚嘆不已。常綠闊葉林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但絕大部分已遭到人為破壞,真正意義上的原始常綠闊葉林已經只零破碎,所剩無幾。十八里長峽尚保留如此完好的原始常綠闊葉林實屬罕見,這是我國目前保留最好,也是我國緯度最北的一片原始常綠闊葉林,具有重要的生態及科研價值。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湖北秭歸:庫岸生態修復忙
5月29日,工人在秭歸縣茅坪鎮銀杏沱水域庫岸生態修復工程現場施工(無人機航拍)。【詳細】
湖北恩施:打造生態修復基地
日前,湖北省恩施市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該市小渡船街道辦事處銅廠坡桃花觀光園里走訪查看桃樹的截干定形情況。這片占地面積183畝的桃花觀光園,是今年該市新增的三個【詳細】
湖北省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形成
11月11日,記者從在武漢召開的第四屆湖北生態文化論壇獲悉,我省已建各類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區168個。其中國際重要濕地3個,分別是沉湖、洪湖和大九湖,居中部第一;國家濕地公園63個,居全國第三;我省國家級和省級濕地自然【詳細】
湖北擁有63個國家濕地公園居全國第三位
11月12日,第四屆湖北生態文化論壇在園博園長江文明館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