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力推進現代化生態宜居城市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美麗中國”概念,首次重點論述和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為生態文明建設賦予了新的內涵和具體要求,提到了新的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今年是本市實施第二輪生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的第二年,雖然目前時間過半、項目過半,但任務依然艱巨。承擔生態建設的本市環境保護、市容園林戰線,緊緊圍繞《天津生態市建設規劃綱要》,加快實施《2011—2013年天津生態市行動計劃》,力爭提前全面完成。為此,本市重點安排了7大工程,包括節能降耗、主要污染物減排、清水、綠化、固體廢物和噪聲治理、農村環境保護、循環經濟工程,以進一步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實現天津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朝著現代化生態宜居城市目標大步邁進。
在節能降耗方面,安排了3項重點任務:一是修訂并頒布《天津市節約能源條例》,加強對區縣節能審查的政策指導;二是推動節能技術進步,制定《天津市先進實用節能技術、產品推廣目錄(第二批)》,發揮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引導作用,推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建設;三是推動工業節能降耗,提高工業企業能效水平,對重點行業進行節能改造。
在主要污染物減排方面,安排了3項重點任務:一是實施污染物工程管理減排,以工程項目和嚴格管理為手段,落實全市一半燒結機、20臺20萬千瓦/時以上火電機組煙氣脫硝治理等工程項目;二是嚴格控制燃煤量增長,嚴控新上燃煤項目,提高燃氣用量,推動改燃或拆除并網;三是開展機動車污染防治,控制機動車污染,落實1000輛公交黃標車、7000輛道路客運黃標車更新改造項目。
在清水工程方面,安排了4項重點任務:一是加強地表水治理,重點完成環內10條、環城四區21條等60條河道的綜合治理;二是完善污水處理系統廠網建設,完成張貴莊等21個污水處理廠廠網建設;三是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完成于橋水庫周邊水污染源近期治理工程規劃;四是加強引黃調水保障,做好引黃調水沿線水質監測、監察工作。采取相關措施,防止水質咸化、污染。
在綠化工程方面,安排了3項重點任務:一是加快林地綠地網絡建設,開展重要生態功能區的保護、恢復和建設,以“五帶、四廊、三區”生態資源保護為基礎,在中心城區外圍形成“三網、三帶、四區、多片”的綠色布局;二是按照中心城區、環城四區、外環線周邊、濱海新區不同區域分別完成公園綠地、小片片林、林地等綠化工程,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三是開展自然保護區基礎調查與評估,重點實施八仙山、古海岸與濕地、中上元古界三個國家級保護區規范化建設。
在固廢和噪聲治理方面,安排了3項重點任務:一是提升生活垃圾處理水平,推廣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置方式,建設餐廚、糞便垃圾專項處理設施;二是提升危險廢物處理水平,建設濱海工業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建設國家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中心;三是制定以功能區達標率為主的區縣噪聲評價體系,再建設60個“安靜居住小區”。
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安排了3項重點任務:一是推進示范小城鎮生態建設,按照“建設一個示范鎮就要是一個生態鎮”的要求,推動生態鎮創建工作;二是開展生態村建設,改善農村村容村貌,提高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三是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對“以獎促治”政策實施情況和成效進行考核驗收。
在循環經濟方面,安排了2項重點任務:一是加快循環經濟重點區域建設,以濱海新區為重點,建設現代制造業循環經濟示范區,建立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以制造業為核心、兼顧服務業和農業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二是加快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和園區建設,推動臨港經濟區、南港工業區等新建重型裝備制造業、重化工業的循環經濟建設,建設一批以養殖加工和種植企業為主體的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