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綠色生態托起“美麗桐城”
近年來,桐城市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堅持科學的現代林業發展理念,加快特色林業基地建設,林業產業化碩果累累,林業經濟增收富民。
日前,在桐城市范崗鎮掛鎮村和萬元村,先前長滿雜草的荒山荒坡,如今各色苗木相映成趣。2011年范崗鎮農民華長虹承包了掛鎮村和萬元村的5000畝荒山種植油茶和花卉苗木。為帶領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華長虹成立了瓜蔞種植專業合作社、興農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現已吸收657戶農戶1800多人成為了合作社成員,入社的農戶戶均增收1萬余元。
為促進林農增收,該市先后編制了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同時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項目申報上予以優先安排、在貸款貼息上給予財政扶持、在技術培訓上予以保障。豐富的林業資源和一系列扶持政策,引來了許多企業家和外來投資者紛紛在該市投資,建基地、辦實業,花卉苗木、林下經濟、林產品加工、森林旅游等優勢產業茁壯成長,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林業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全市特色林業發展迅猛,全市花卉園林公司已增至35家,花卉苗木基地已達2.5萬畝。同時,該市增設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引導林農和企業對接,成功流轉林地6.5萬多畝。另外,大力培育林業專業合作社,引領林農致富。截止目前,該市已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20個,其中成員達200人以上的規模合作社有10個,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數達5641人,入社農戶年純收入增加1700余元,該市也被評為全國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示范縣。
該市還加大鎮村綠化力度,加快推進城鄉綠化美化一體化,塑造“人文桐城,山水文都”的城市形象。濱河公園、西郊公園等城市公園陸續興建擴建,向市民開放;城市主次干道以高大喬木為背景,灌木與花草多層次、多色彩配合,形成了一街一品、一路一貌的綠化特色。僅2011年該市就投入1.5億元,增加城市綠地面積77萬平方米。如今的城區以公園為點,道路連接成片,形成了“城在園中,城在林中”的美景。目前,全市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7.8%,綠化率達到32%;全市林地總面積為73.2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同時完成了32萬畝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全市林業年總產值已超過10億元。繼2010年榮獲“全省綠化模范市”稱號后,今年順利通過“全國綠化模范市”創建檢查驗收。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