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33:劉秀晨《綠色的云》之北京國際雕塑園創作札記
北京國際雕塑園雕塑《伊甸園》
5."蝶落花園"主景的產生--設計、業主和施工人員共同"雕塑"的藝術品最初方案我只是把大型展廳作為主景擺在圖上,想像中是一組透明玻璃幕的現代鋼構建筑。面積多大,幅寬進深多少,特別是用什么形象表達,當時十分朦朧。曾征集過11個方案,眾說紛紜,都不滿意,或者說都不能十分準確地表達共識。我有意無意之中,勾了一個中間為圓錐體、兩側為對應拋物線的簡單立面,想用鋼架加膜結構,喻意飛翔,本想作為一組情趣性建筑小品,用在公園的一角。在討論中,石景山區原區委書記陳文占同志突發奇想:"這個形象不就是蝴蝶嗎?"一時間大家活躍起來:何不把蝶落花園作為主題呢?真是妙極了。北京建院的同志在方案步入詳細設計中,既考慮到出形象,又要避免俗媚,下了一番工夫,使其在更高的層面上,做到恰到好處。使設計、業主一拍即合。施工人員克服了異型結構的困難,并首次使用了新型的日本膜結構材料。展示給游人的,是一個現代感很強的美麗抽象的蝴蝶形象。
2002年3月下旬開建,9月7日落成。在倉促、繁忙和有序中,度過了5個月短暫的施工周期。建園和造樓不大一樣,圖紙不一定完全是施工的唯一依據??勺冃浴⒉淮_定性往往大于規定性。這需要設計和施工者的責任與敬業,一個公園建成,不僅是設計者筆下的產品,還是設計者與業主和施工人員默契合作的過程。有時過程比終結更可貴。足夠的綠量、講究的構圖、精良的施工、適度的文化品位、體現對人的關懷和找到獨特的創新視角,也許這些就是園林設計與時俱進的新思維。
一個公園在建設的當年,就收獲最佳的景觀,是不可能的。它需要若干年的完善充實和植物的逐年長育。我不贊成為了剪彩,所有大樹不準修剪、留枝掛葉,給媒體擺樣子的做法。我們期待著國際雕塑園四、五年后可能達到預期的設計景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景山區園林局的領導和職工,夜以繼日的辛苦,克服的困難簡直難以想像,才得到今天的成果。
國際雕塑園雖然榮獲北京市園林設計一等獎,但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園林藝術產品,值得商榷的方面還有不少。譬如:有人提出裝修材料偏于豪華、燈具品種過多、鋪裝地面的環保性考慮不夠等等。榮譽面前,冷靜地思考過失和遺憾,將有助于"下一個"更成熟、更美好。群眾喜聞樂見是必要的標準,而理念的前瞻性和能否把握設計潮流及趨勢的準確性,也相當重要。過分的非哲理化,會讓人看不懂;過分的程式化,又落入俗套。專家、領導、群眾三者之間存在著一條夾縫,走過這條夾縫,前面才是一片藍天。
編輯:do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