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水仙或將成為明年春節后開放的第一花
與漳州水仙齊名,是我國兩大水仙品系之一。崇明水仙多以重瓣花為主,具有花葶挺、花苞多、花形美、花香濃、花期長、無需雕刻等六大優點,花瓣潤白如玉,狀同圓盤,心呈金黃,有“金盞銀臺”之稱。
有著400多年栽培歷史的崇明水仙曾香飄海內外,但上世紀60年代后卻像羸弱的病人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上海的公園綠地也被歐美的洋水仙占據。隨著近年上海市園林科研所科技人員對崇明水仙的改良,目前在濱江森林公園內種植了2萬個崇明水仙種球。明年,崇明水仙有望成為上海早春“第一花事”。花瓣潤白似玉,狀如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在上海市園林科學研究所教授級高工張冬梅的辦公桌上,一盆崇明水仙葉片青翠,亭亭玉立的花梗上兩朵小花立在枝頭,淡雅清香撲鼻而來。
張冬梅介紹說,經過對崇明水仙的復壯,現在它的種球更大、花香更濃、花期更長,目前在濱江森林公園內種植了2萬個崇明水仙種球,是上海首次露地大面積種植崇明水仙。崇明水仙雖然是冬花植物,但露地栽培可能在冬末春初開花。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崇明水仙”以其濃郁芳香著稱于國內外花卉市場,但由于種種原因,在隨后的幾十年,“崇明水仙”生產幾乎到了滅絕的邊緣,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一時難以和漳州水仙媲美。
上世紀80年代后,崇明水仙栽培得以恢復,但是,由于缺乏技術和資金,傳統旱地栽培的崇明水仙以鱗莖進行多代無性繁殖,年繁殖系數低,病毒累積引起種性嚴重退化。市場上并不重視對崇明水仙的改良,崇明水仙難與價格便宜、花形清麗的漳州水仙競爭,而歐美的洋水仙早已占據上海的公園綠地。因此,作為具有地理標志的上海崇明水仙,復壯及培育新品種已經迫在眉睫。
近年來,市園林科研所科技人員一直致力崇明水仙的研究,成功申請并實施了國家科技部“星火引導項目”,開展崇明水仙的技術推廣和示范研究,并和崇明“施家花廂”強強聯合,通過科研和企業結合模式,助推崇明水仙再現輝煌。
據張冬梅介紹,現在通過脫毒試管苗的培育和相應的栽培措施可以大大減少病毒的感染率,復壯后的崇明水仙,花球比原來增大1-2厘米,花期會延長5-10天,也就是由原來的15-20天延長至25天左右,最長可達30多天,經過促花處理的崇明水仙,最多時一株開出30朵花。
原來崇明水仙大多在室內水培,今年在濱江森林公園嘗試露天栽種,花期在一定程度上看天吃飯,如果遇到暖冬就會提前開花,如果溫度低,會延期開花,通常露天會比室內開花晚,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露天栽種的崇明水仙可能會成為明年春節后開放的第一花。
市園林科研所科技人員正協助崇明向化鎮擴大崇明水仙種植面積,提升水仙品質,并逐步將崇明水仙推廣到申城街頭花箱、公園綠地,提升城市園林景觀效果。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北京:全市17萬組春節彩燈點亮京城
在2017年的布燈方案中,16個區結合本區特色,拿出了16個區域方案,讓京城夜景呈現一步一景、百花齊放的特色。【詳細】
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公布
崇明本島是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核心載體;長興島是上海建設高端綠色制造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基地,要貫徹生態要求。【詳細】
首屆花卉博覽會配上美食 國慶期間嵩明有玩場
9月25日,云南省嵩明縣將舉行2016中國【詳細】
上海崇明投資1.2億元打造生態廊道
森林覆蓋率已近24%的崇明,將在“十三五”期間再新增林地面積7萬畝,其中今年就要增加2.2萬畝,而生態廊道將占造林計劃的70%左右。根據相關建設方案,崇明生態廊道主體框架是“三橫十五縱”骨干道路,廊道寬度一般為道路兩側各10米左右,項目總投資額預計1.2億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