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綠化帶過冬披上“綠棉襖”
近日,不少市民在經過珠海路和濱海大道時都驚奇地發現,馬路兩旁的綠化帶披上了“綠棉襖”。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這些“綠棉襖”是冬天為保護城區綠化帶準備的,它能幫助新種植的小喬木叢升溫2℃左右,還能抵擋大風,提高成活率。
12月8日,記者在珠海路看到,馬路兩旁的綠化帶已經披上了“綠棉襖”。這些“綠棉襖”高出綠化帶十多厘米,內側用木頭支撐并固定。
記者了解到,每到冬天,綠化帶就會受到嚴寒侵擾,近日出現的“綠棉襖”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
珠海路上的小喬木叢由紅葉石楠組成,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紅葉石楠較其他小喬木品種而言算是耐寒的,但是對于當年種植的紅葉石楠就要幫它們保持土壤溫度了,否則會出現死亡的情況。而本地的紅葉石楠還多了一重考驗就是大風頻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樣的保護措施能夠有效地提高紅葉石楠的成活率。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這層“綠棉襖”是專門為新種植的小喬木叢過冬而制作的,高為50厘米,使用的是塑料材質,目前僅有珠海路、濱海大道的綠化帶穿上了過冬的“衣服”。據悉,相關部門為了幫助綠化植物平安過冬,共準備了三項措施:為樹木穿上“稻草衣”防凍害,為綠色植被披上保溫薄膜,為新種植的小喬木叢穿“綠棉襖”。
據悉,11月底有關部門開始為珠海路、濱海大道上的紅葉石楠穿“衣服”,目前工程已全部結束,待到2013年清明節前后,天氣回暖時,才會將其拆除。
市民周先生認為,“綠棉襖”雖能保暖擋風,但是也需要引起市民的注意。“有時會發現一些人隨手就將垃圾扔進去了,現在有了"綠棉襖"不比以前了,垃圾扔進去從外面看不見,環衛工人清掃也有難度。不能讓原本用于保護綠化帶的設施成了垃圾箱。”周先生告訴記者。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雖然綠化帶穿上了“衣服”,但環衛工人除了枯枝落葉外仍需要清理綠化帶里的其他垃圾,市民隨手扔進“綠棉襖”里的垃圾的確給環衛工人增大了清掃的難度。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六月,青島人免費的五大城市景點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將于6月9-10日在青島舉辦,這是今年我國重大的外交活動。為配合活動的舉辦,5月29日晚間,青島有關部門發布消息稱,為提高市民的幸福感,給青島市民旅游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和實惠,充分體驗新時代、新旅游帶【詳細】
青島今年已建成71處小微綠地
今年,山東省青島市全市將建設234處小微綠地,目前已建設完成71處。街道綠化完成136處,計劃整治136處,在改善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同時,切實做到【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