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城區街頭好多梧桐樹“不見了”
昨日,有網友在發帖稱,瀘州城區近期有不少大樹“倒下了”。記者采訪后獲悉,這是為了給修建港灣式公交車站“騰地方”,城區大約有50棵梧桐樹、天竺葵及黃桷樹被移栽。
昨日,記者在瀘州城區走訪發現,城區迎暉路、治平路及市府路都有不少大樹“不見了”。據附近居民介紹,上周周末,不少工人拿著工具,將部分大樹的枝椏修剪后連根拔起,裝車拉走了。“兩邊都是梧桐樹,夏天很涼快,現在光禿禿的,到了夏天肯定很熱。”市府路一門市老板說,這一段路被搬走了五六棵大樹,他覺得“很可惜”。
“春節前,瀘州市將有10余個港灣式公交站亮相,目前城區移栽的大樹,就是為了給修建港灣式公交站騰地方。”據市城市綠化管理處有關人士介紹,修建港灣式公交站,人行道必須根據實際所需前后調整,因為有部分大樹占用了即將修建的地段,目前鐘鼓樓、迎暉路、治平路、市府路及陽光花園均有大樹被修剪枝椏后移栽,涉及到的樹種有梧桐樹、天竺葵及黃桷樹,合計約50棵,部分移栽到我市的古鎮古街,部分進入綠化管理處的苗圃繼續生長,主干道的大樹則暫時沒有挪動。同時,在港灣式公交站修建完成后,將視具體情況再補栽部分花樹,以滿足城市綠化及美觀之需。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四川瀘州園林城市建設讓市民享受“福利”
近年來,瀘州市在推進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十分注重城市人居環境建設,著力打造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特色鮮明、獨具魅力的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詳細】
四川瀘州發現極度瀕危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
疏花水柏枝,這個名字不僅對普通人來說非常陌生,整個植物學界對它都知之甚少。這種之前只在我國長江流域的湖北、重慶發現過的極度瀕危易滅絕物種近日首次在四川被發現,創造了我省植物學的多個紀錄。【詳細】
精品工程:瀘州忠山公園
忠山公園是一個改造工程,原址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忠山南麓,建于1978年,占地200余畝,是瀘州名氣最大的一座城市公園,以歷史悠久和自然景觀優美著稱。【詳細】
精品工程:瀘州濱江公園
該工程起于濱江路孝順路口,止于國窖長江大橋,是瀘州市“兩江四岸”規劃建設的示范性工程。工程的設計不僅體現出了自然與生態融于一體的園林理念,注重對原生態環境的保護,節能環保材料的應用及后期養護的簡單方便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