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望亦可及:小康中國美麗中國廉政中國
黨的十八大的鮮明特點之一,是清晰而堅定地為全國人民描繪出了"小康中國、美麗中國、廉政中國"的光明前景,不僅"可望",而且"可及"。
一、小康中國
進入本世紀,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十八大在此基礎上,明確提出要"努力實現新的要求",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就是說,一個有13多億人口共享較為富足生活的"小康中國",用不了10年時間,便將屹立在世人面前,它的到來已絕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倒計時了。這樣的光明前景必定讓全體人民(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內)備受鼓舞,從而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更加充滿信心。
什么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從經濟角度,十八大給出的定量指標是實現"兩個翻番"或"兩個倍增",即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實現前一個"翻一番",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今后幾年只要年均增長7%就可達到;而后一個"翻一番",只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比上年實際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7%,也完全有把握實現。這"兩個翻番",是硬碰硬的指標,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必須不折不扣打好這場硬仗。
當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在"全面",不只是經濟層面,因此,十八大強調要"在學有所教、勞有所保、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則一連用了七個"更"來表述"美好生活"的豐富內涵(其實也是對"小康中國"的全面詮釋),即"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小康中國"就是這樣一步步地推上新水平、新臺階、新期盼,從而決定著"美好生活"的含金量。而對于廣大民營企業來說,期間的哪一個階段、哪一塊領域、哪一步進軍,不意味著可以大顯身手呢?
"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從本質上看,"小康中國"就是一定程度的"幸福中國"、"和諧中國"。更為重要的是,從積弱積貧的"多難中國",到漸行漸近的"小康中國",再接續2050年建成"強盛中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中不懈探索的中華文明現代轉型的獨特歷史經驗,對整個當代人類社會顯然是一種特殊貢獻,意味深長。廣大民營企業只有將自己的經營方向、戰略選擇、技術創新、產品制造……都緊緊地與實現"小康中國"乃至"強大中國"的歷史使命扣在一起,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才能真正稱得上"健康發展",譜寫出讓人民大眾交口稱譽的時代新篇章。
二、美麗中國
英國哲學家休謨有句名言:"一切人類努力的偉大目標在于獲得幸福。"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也說過:"經濟科學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條件。"而無論是獲取幸福,還是改善條件,人類社會都必須高度重視與自然、環境謀睦修好。人們在貧困年代,為了生存、為了活命,或許會不顧一切。當告別了貧困乃至告別了溫飽階段后,如果還不能適時覺醒,擔負起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應盡職責,就會"上玷祖宗、下損子孫",犯下歷史性的錯誤。正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教授所呼吁的那樣,"從現在起,可持續發展必須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應當是一個緊張擁擠的星球上,邁向全球治理和幸福的一條可行道路"。
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激昂闡述"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作為一個全新理念和目標指向,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它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美好前景,也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表明改變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局面刻不容緩,表明一切環境損害和災難的制造者都將付出代價,表明人們原先充滿憧憬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三類空間科學布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個效益有機統一"以及"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博客,微博)將加快實現。而對于廣大民營企業來說,"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不僅意味著今后不能肆意生產或放縱經營那些高污染、高消耗的物質產品,不能心安理得地有意無意地損害生態安全格局來賺取昧心錢財,而應嚴格遵循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將企業運營真正轉移到依靠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軌道上來;而且也意味著不能將產值、利潤等收益增長的希望寄托在"僥幸"(哪怕是偶爾偷稅漏稅、制假售假或任何一種坑蒙拐騙行為)上,因為"美麗中國"的實現,必須有全民族"美麗心靈"的養成與呵護,必須"開啟一個負責任的新時代"。
難以想象,當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還處于蒙昧、低劣狀態下,"美麗中國"能夠憑空而降?而"美麗中國"雖然不像"小康中國"那般切近、仿佛觸手可及,但是,既然已經勇敢提出,就一定是有底氣、有基礎,是完全有信心實現的。況且,這還是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許多相關產業(城市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城鄉污水處理、再生資源開發等)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清潔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都吸引著更多的民間資本去大展雄風;即使在傳統制造業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和營銷力度,盡快拋棄拼消耗、拼低成本的老路和墨守成規的落后思維,也是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積極響應。可見,創建"美麗中國",決不是束縛民營企業的發展,恰恰是為其健康發展再度開啟了"綠色通道"。
如果我們用心去體悟,"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更是一種廣泛的品質(質量)要求這是當今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階段的一種時代性、標志性的特定要求或規范要求。在十八大報告中,多次提及"質量",除了繼續強調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之外,還先后提出了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提高民主質量"、"提高發展黨員質量"等重要表述。品質(質量)要求能夠如此多視角地覆蓋到我國經濟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表明所謂"美麗中國"的實質,正是"品質中國"、"質量中國"倘若沒有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內的全民品質(質量)意識的普遍確立與深入人心,何談"美麗中國"?一切美,都必須有品質(質量)保障。美,本身就是一種至佳品質(質量)!
何時也能將"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一字之改,變成"努力建成美麗中國"?
路在腳下!
三、廉政中國
廉政中國,在十八大中雖無"小康中國"那樣有具體指標,也不像"美麗中國"那樣有明確表述,但同樣極具向心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反映了黨心人心所向,順應了人民期盼與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以及緊迫需要。
十八大報告以空前尖銳的用語,突出強調了反腐倡廉的嚴峻性,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政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還有比"致命傷害"、"亡黨亡國"更為嚴重的后果嗎?可以說,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這整整一章中,都是在倡導加快建設"廉政中國"。無論是要求"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還是要求"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無不在更寬廣的視野、更重要的框架內指明了建設"廉政中國"的緊迫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建設"廉政中國",表面看似乎只是一個政治范疇,是執政黨以及各級政府的事情,但其實更是一個必須動員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都自覺參與的系統工程,是一個全面提升文明素質和法制意識的"希望工程"。最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國際反腐敗日"發表致辭,指出"腐敗減少機會,造成普遍的不平等。腐敗損害人權和良政,抑制經濟增長,扭曲市場"。因此,他特別強調,"各國政府必須發揮各自的作用,各國公民必須為此大聲疾呼"。這說明,即使從國際社會看,廉政建設也必須有全體公眾的普遍參與,以最大限度地形成反腐倡廉合力。
我們必須深思,為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要如此振聾發聵地提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
我們必須深思,為何新組成的中央政治局在十八大結束后不到一個月,就如此迅疾、雷厲風行地提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措施,并且明確"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用"頂層帶頭"來給力"頂層設計"、"頂層推動"?
我們同樣必須深思,為何俄羅斯公布了包括梅德韋杰夫、普京在內的2011年政府、議會及各聯部區政要家庭收入,連曾頭頂"亞洲第三腐敗國家"帽子的越南也在上周通過了《反腐敗法(修正案)》(該法律要求所有高級官員必須公開個人財產)?為何位于德國柏林的"透明國際"組織不僅以清廉指數、行賄指數對各國政府進行評估,今年還推出了全球大型企業財務報表透明度調查,并決定明年著手開展世界500強企業透明度調查?
"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當下中國正處于從傳統轉向現代社會、從農業轉向工業社會的雙重轉型過程中,由于法制尚未健全、缺乏完整的國家廉政體系,因此反貪治吏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天下萬物都必然依循"物極必反"規則運行,由此便可斷定,面對腐敗蔓延并不斷升級的困擾,廉政風暴必刮,財產公示必搞……,而一切突破性的變化均可歸結為"透明"二字走向"透明",將賦予"廉政中國"的同義語為"法治中國"、"陽光中國"。
良好的黨風政風可以帶動民風,同時亦需獲得后者的互動促進。而對于廣大民營企業來說,參與"廉政中國"的建設義不容辭,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當積極承擔的社會責任之一,其內在要求無疑是必須更加嚴格地堅守道德底線與法律底線,必須更加明確地端正自己的投資取向和盈利方式,必須更加自覺地注意、檢點和優化自己的消費形象,必須更加堅決地斬斷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等不良念想。堵住歪門邪道,方能暢通光明正道,反之亦然。唯有爭相信奉和恪守勤勞致富、誠信致富、智慧致富,并將之溶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是中國民營企業應當大步行進的光明正道它將直達和逼近"廉政中國"目標,并由此確保相對短期的"小康中國"目標和相對中長期的"美麗中國"目標的完滿實現!(作者系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編輯:qijian
相關閱讀
朱建寧:美麗中國背景下的國土風貌整治
從歷史來講,古今中外好的園林作品,都是國土風貌或者國土典型特征的再現。只不過對于國土風貌的再現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關心奇特的一些方面,以中國園林為代表【詳細】
浙江: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015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舟山考察調研。參觀定海新建社區期間,總書記對定海美麗鄉村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的重要論斷。【詳細】
綠色礦山將成為美麗中國最絢麗的風景
黨的十八大確立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色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中國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向,引領中國走進了綠色發展的新時代,開啟了中國礦業行業綠色發展的新篇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