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園冶杯"國際競賽優秀作品獲獎者訪談(八)
記者:恭喜你在2012"園冶杯"風景園林國際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知道自己獲獎后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谷博軒:我得知我們獲得一等獎不是自己直接看到的,而是我們實驗室的跟我一起參加"園冶杯"競賽的王鳳嬌同學告訴我的,還記得當時她說我是一等獎,她是二等獎,我們都非常地開心,準確地說,我感覺自己不是激動,更多地是對自己付出的一種認同的滿足感。因為當時做畢業設計論文的時候,當然也是畢業季的時候,所以找到工作的和已經考上研究生的很多同學都在聚會、歡樂,相對時間比較寬松,而自己當時一方面作為班長需要辦理很多畢業事宜,另一方面也在把剩下的所有時間用于慢行交通系統的畢業課題,所以整個大四一直在忙碌中學習工作,畢業作品得到"園冶杯"評委會的肯定,我最大的感受是評委們對我今后繼續奮斗的一種鼓勵。
殷明:首先感覺很興奮,自己努力了這么久的成果得到了各位專家的好評,是對自己學習和工作的肯定;其次覺得驕傲和自豪,這個獎勵開創了我校園林與城市規劃相關專業在國際競賽中獲獎的先河,之前的學生從來沒有獲得過這種級別的競賽獎勵,自己為母校爭光,覺得驕傲和自豪;第三,覺得在科研和學習方面更有動力了,我們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大的努力,不斷沖擊更高級別的競賽和獎勵。
記者:請問你在最初是如何構思選題、最終確定選題的?結合所學和所經歷的見聞和大家分享一下:
谷博軒:慢行課題是現今社會的一個前沿課題,隨著交通機動化帶來的問題日益加劇,低碳交通、綠色出行方式在近年來得到大力的推行,同時,慢行交通系統也我國城市化背景下的多元化需求,而北京市朝陽區慢行出行分擔率達到了40%以上。另外,我們的課題也得到了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朝陽分局的委托,給了我們基礎資料、調研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在課題的前瞻性和可行性都得到充分考慮的基礎上,在奚雪松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將論文課題選擇為朝陽區慢行交通系統的構建,并以人口密度、老齡化和歷史文化資源具有典型性的團結湖及其周邊社區作為案例區域,展開調查研究工作。
殷明:近年來,國家都在大力推行節能減排,推行綠色出行方式;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了近六年的學生,深切的感受到了北京機動交通的擁堵。在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了國外解決機動交通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的方式,就是發展慢行交通,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慢行交通的種種好處。最初就覺得在北京發展慢行交通能夠緩解機動車交通的擁堵現狀,是一個不錯的研究課題。后來在指導老師項目的推動下,我們對北京市朝陽區進行了關于慢行交通意愿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居民都認為現狀道路交通狀況很差,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機動車占用現狀非機動車道非常嚴重;而居民們又非常希望建立安全、舒適、便捷的慢行交通系統。于是這樣,我們就確定了最終的選題為北京市朝陽區慢行交通系統的研究。
記者:在課題的完成過程中有什么困難嗎?有哪些方面?如何解決的?請簡要介紹一下:
谷博軒:課題完成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但我們樂在其中。首先,是一個基礎數據的問題。在北京市朝陽區規劃分局的幫助下,我們得到了一些朝陽區的基本信息,但是尚未整合,因此,我們整個課題組在前幾個月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從簡單的JPG底圖開始,構建GIS平臺,從描點、描線,到賦值,這也是對我們持續作戰能力的一個考驗;其次,是一個調研的工作量問題。我們這次共發放出450份問卷,時值寒冬,天黑的也早,從2011年11月份起,我們一直在案例區域進行問卷發放和整理,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被訪者,需要很多及時應變及表達技巧方面的提高,因為這方面調研經驗很少,所以是一個在磨合中提高的過程,另外,是對四個街道的46條道路進行了道路寬度、實景圖片等數據采集,這個也需要了大量時間,還記得我們在各條道路上記錄拍照的場景。值得慶幸的是,最終在堅持下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也順利完成了論文的編寫工作。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