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四川大力筑造"生態城"
由于飽受交通和揚塵困擾,“天府之國”不復有以往的愜意。但成都市民前不久迎來一條好消息:城市規劃者決定用8年打造一個環城生態區。
根據規劃,成都市2020年將在現有城區的外圍建成一條長85公里,總面積為133平方公里的環狀生態區,將主城區與正在建設的衛星城和大型產業區、批發市場隔開。
成都市規劃局局長張樵說,生態區將“隔離城市無限蔓延的趨勢”,緩解“攤大餅”式發展給城市帶來的交通和污染壓力,“體現了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
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成都市規劃部門認為,被譽為城市“綠肺”的環城生態區正是踐行了中共十八大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
環城生態區將包括六個湖泊和八個水生作物區,此外還有河流、濕地和農田。據張樵介紹,綠化帶中的水流、湖泊和綠地除了能夠供市民休憩玩耍,還能起到盤活城市水系、減少揚塵、改善城市環境的作用。
成都市環城生態區規劃11月正式對外公告,在一個月里收到了幾千條反饋意見,絕大多數群眾都支持建設生態區。《成都市環城生態區保護條例》也在市人大表決時獲得全票通過。
作為中國西部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都市計劃通過合理的城市布局來兼顧生態文明建設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正在推進的“北改”工程是當地政府改變老舊城區業態和生產力布局的最新嘗試。
根據“北改”工程規劃,成都市在環城生態區以北將建立大型商貿中心來容納從北城遷出的批發市場。北城將被打造成為“國際現代商貿中心、科技研發商務高地和多元文化創意高地。”
為培育新的增長點,成都市在環城生態區以南規劃了天府新區。該區域是未來20年的重點開發區域,定位為現代制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將是一個人口達到600萬左右的城市群。
著名風景區九寨溝的管理者也正在思考如何做到旅游收益與環保的妥善結合。九寨溝管理局旅游營銷處處長羅斌說,九寨溝今年已經接待了超過360萬游客,數量巨大的游客給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不小的壓力。
九寨溝還邀請了上海師范大學博士生孫瑞紅等就九寨溝生態環境進行研究,包括對如何通過合理使用能源、工業產品、土地和廢棄物來為九寨溝減碳等提供建議。
距離成都市區140公里的四川雅安市,森林覆蓋率超過60%,林業和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是當地的支柱產業。當地提出了一個超前的城市建設構想建設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探索建設零碳社區。
雅安市委書記徐孟加說,雅安提出建設生態城市是要規避工業化給城市帶來的弊端,實現“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后來者居上”。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將生態城建成國際海綿城市
作為全國建設海綿城市的試點片區之一,中新天津生態城一直以來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目前已啟動65個試點項目。為充分發揮中新合作優勢,將生態城建設成為國際化海綿城市,日前,來自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詳細】
美如仙境!四川又添兩處國家級地質公園
近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擬授予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共有31家地質公園入選,四川有兩個,分別是四川鹽邊格薩拉地質公園、四川達古冰山地質公園。截至目前,我省國家地質公園數量增加至16個,位居全國第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