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為綠色建筑業提供發展機遇
新型城鎮化為我國建筑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近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筑節能減排產業聯盟共同召開的“2012科技創新綠色人居會議”上,專家指出,新型城鎮化應是綠色、低碳的城鎮化,這就為我國綠色建筑產業提供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國節能建筑強制性標準仍然偏低,需要采取措施進一步提升、完備綠色建筑指標。
在此次會議上,記者獲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將于2013年公布,《綠色建筑節能方案》也即將出臺,這意味著建筑設計、建材、智能管理等領域的市場將加速形成,相關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將獲得快速成長機會。
為綠色建筑業提供新一輪發展機遇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軍在會議上表示,大力推廣和發展綠色人居、節能建筑,建設宜居低碳的和諧城市,才能建成“美麗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預示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綠色人居、建筑節能產業巨大的發展機會。”張軍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李佐軍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要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道路,才能符合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這就意味著需要進一步推動建筑的低碳化、節能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李秉仁表示,發展綠色建筑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鼓勵科技創新、推進建筑節能。目前建筑能耗已經占到我國社會總能耗的30%,但是隨著建筑物數量的不斷增長,建設能耗總量還在不斷的增長。
按照“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末期,我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51.5%。專家指出,按照“十一五”期間城鎮每年新建建筑面積推算“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累計新建建筑面積將達到40億至50億平方米。
對此,《“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指出,“要確保這些建筑是符合建筑節能標準的建筑,同時引導農村建筑按節能建筑標準設計和建造。”同時,《專項規劃》還強調“城鎮化快速發展直接帶來對能源、資源的更多需求,迫切要求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在保證合理舒適度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耗。”
節能建筑強制性標準將提高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會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認為,目前我國所執行的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相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來講,仍然較低,未來我國的建筑還要向更高的節能目標發展。
對此,李秉成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通過各種政策和措施,推動綠色建筑的政策法規不斷健全,標準體系基本完備,市場化運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將得到全面的推進和發展。
在本次會議上,記者獲悉,我國在2006年制定的首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自去年開始修訂以來,目前正按照征求意見稿作出調整,并計劃于2013年3月發布。
此前,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人士曾表示,由于“十二五”規劃在綠色建筑上的任務十分繁重,如果不通過強制手段根本沒辦法完成,“目前,我們還正在聯系一些城市、做強制的試點工作。”
而且,該人士還表示,我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包括一星、二星和三星,其中一星建筑相當于普通住宅,無增量成本,因住建部內部希望我國的綠色住宅呈現金字塔結構,即一星住宅普及,二星由地方政府牽頭負責,三星由中央政府牽頭來做。
宏觀政策利好綠色建筑上市企業
記者還獲悉,由發改委牽頭,科技部、財政部、住建部等多部委配合完成的《綠色建筑節能方案》已獲得國務院批示,并得到修改意見。住建部內部人士稱,一旦這個方案得到公布,綠色建筑將從系統政策的角度得到規劃和設計,將是未來綠色建筑的綱領性文件。
此前有報道稱,該方案主要目標是“十二五”期間城鎮及農村新建綠色建筑11億平方米,對5.7億平方米建筑進行節能改造;2017年起,城鎮新建建筑全部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等。方案中包括設立專項發展資金、多項稅費優惠,以及在土地招拍掛中明確綠色建筑比例等眾多政策均在醞釀之中。可以預見,“十二五”期間,十幾億平方米節能建筑的巨大市場空間將徐徐開啟,這也將給相關公司帶來成長機會。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曾表示,我國建筑節能的市場規模非常大,而且由于建筑節能涉及范圍越來越廣泛,2020年前,我國用于節能建筑項目的投資將至少達到1.5萬億元。
有業內專家分析說“綠色節能方案”的出臺,勢必對節能建筑材料和保溫材料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建筑設計、建材、智能管理等領域的市場將加速形成,相關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將獲得快速成長機會。
平安證券研究員分析指出,建筑節能市場可粗略分為節能建材、智能節能技術兩大領域,在相關領域中,很多上市公司都有自身優勢。
“有關部門在力推綠色節能建筑,這對于眾多上市公司有利,已引起了業內關注。”渤海證券李學純表示,包括泰豪科技、中航三鑫、達實智能、延華智能、天晟新材、南玻A等都是業界關注的公司。
編輯:qijian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評論:建筑行業還有多少空間
行業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基本面穩健【詳細】
“生態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綠色競爭力
因為受到污染,深圳灣曾飽受市民詬病。經過下大氣力治理,如今這里碧波重現,一度消失的黑臉琵鷺也回歸棲息,這片美麗的灣區成為深受市民游客喜愛的休閑健身之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