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紅土地上崛起綠色園林城市—建陽
過去連一口干凈水都喝不上,可如今安全飲用水直接流進了家里,家門口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我們的生活是越變越好嘍!”1月4日,看著新拓寬通到家門口的水泥路,建陽市麻沙鎮華溪村蘭墩自然村64歲的吳正忠喜上眉梢。
華溪村是革命老區村,沒有自來水、道路崎嶇難行曾經是村民們苦惱的事情。隨著我省民生工程的不斷推進,2011年,當地通過積極爭取,投資45萬元用于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讓華溪、梁仰、坪布、橫坑4個自然村的600多人喝上“安全水”。同時爭取到250萬元資金用于樵溪至蘭墩公路建設,去年11月28日竣工通車,7個自然村共11800余平方米的村巷道路水泥路也都完成硬化。
據史料記載,建陽是閩北紅土地的中心地之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建陽境內活動的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最多時有110個,蘇區總人口55000人,占當時建陽縣總人口的52%,紅色區域面積占建陽市轄區面積的3/4。建陽蘇區為中央蘇區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的穩固和擴大,為閩北革命根據地“紅旗不倒”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今,在這片紅土地上,勤勞勇敢的建陽人民秉承革命的光榮傳統,發揮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綠色園林城市,讓這座老區城市迸發出新的活力。2010年,建陽市全面啟動創建福建省生態園林城市工作,優先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做足山水園林、歷史文化、夜景亮化、商業貿易、旅游休閑等五篇文章。
原為崇陽溪蠻荒的河灘建成了由南至北、動靜結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融的長達3公里的獨特濱水景觀;每到周末,潭城街道考亭璞石村的綠道上,許多人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四季變換的田野清風中;全長6.8公里、投資100萬元的臥龍灣休閑度假區綠道已投入使用,二期綠道已啟動建設……近年來,建陽新增城市公園面積3000畝,停車場1.2萬平方米,市民休閑有了更多選擇。迄今,建陽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455公頃,綠化覆蓋率44.17%,綠地率39.91%,公園綠地面積12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6平方米。
城在園中建,人在景中居,建陽的園林城市建設獲得了專家們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可。古邑潭城,正在努力形成大生態、大綠化園林格局,“村莊鳥語花香,道路園林美景,河岸楊柳青翠,社區開窗見綠,遠郊青山綠水,近郊綠色環抱,城區綠地花園”的山水畫卷正逐步變成現實生活。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福建省12株古樹喜摘“中國最美古樹”桂冠
中國最美杉木【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