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將建設總規模約1300公里綠道
長沙將建設總規模約1300公里的綠道,串連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景觀節點。其中近期將建設約200公里,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附近。1月10日,長沙市城鄉規劃局總工程師王慧芳、長沙市規劃勘測院城鄉規劃編制中心規劃師龔毅做客長沙市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節目,向網友們介紹長沙綠道規劃。
什么是綠道?給行人、騎車者休閑健身的道路
“綠道,簡單地說就是綠色生態之道。”王慧芳說,綠道就是提供給行人、騎車者休閑健身的道路。綠道里面有自行車道,有供人走路的道路,有標識系統,還有供人們休息的地方。
綠道和人行道有區別嗎?王慧芳說,綠道和非機動車道在一般情況下是分開的,非機動車道從城市功能來說是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綠道則希望提供一個休閑的空間。
龔毅表示,綠道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市域綠道、城市綠道、社區綠道。市域綠道,為連接都市區與外圍區縣、周邊城市(株洲、湘潭)和重要鄉鎮(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綠道;城市綠道,為連接城市內部的重要功能組團,串連都市區內重要的景觀資源;社區綠道,將居住區的公園、小游園和街頭綠地聯系起來,是為附近居民服務的綠道。
綠道怎么建?利用現有資源,不大拆大建
按照長沙市編制的《綠道專項規劃》,長沙市綠道規劃以“江河風光帶、路網綠化帶”為依托,串連沿線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景觀節點,總體結構可以闡述為“一心兩縱、八射七聯”,總規模大概是1300公里。
龔毅介紹,其中規劃市域綠道約750公里,包括八條由城市中心區引出的射線與七條鄉鎮與鄉鎮之間的聯絡道。城市綠道大概規劃為550公里,將城市里的“一江八河”自然資源聯系起來。
“我們的設想不是要大拆大建。”王慧芳說,而是利用已有的資源,把已經建好的公園、廣場、風景名勝區串連起來。王慧芳說,綠道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把它分成若干個建設階段,現在做了一個200公里左右的近期建設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的綠道,主要是沿著湘江、瀏陽河、撈刀河、靳江河、龍王港這幾條河流,沿途把一些景觀加進來,“東邊到了松雅湖,西邊到了梅溪湖,南邊到了湘府路湘江大橋,北邊到了靖港古鎮、銅官窯”。
編輯:wenwe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