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園冶高峰論壇之風景園林師沙龍成功舉辦(組圖)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13年1月12日晚,第三屆園冶高峰論壇之風景園林師沙龍于北京新大都飯店舉行,沙龍邀請了歐洲著名景觀設計師亨利·巴瓦先生與來自國內的眾多知名景觀設計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探討。
此次風景園林師沙龍的主持人為臺灣造園協會名譽理事長、《世界園林》雜志總編王小璘教授,出席沙龍的嘉賓有西安市市容園林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兼西安市古建園林設計研究院院長吳雪萍,清華大學景觀系主任朱育帆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園冶杯風景園林國際競賽組委會高翅校長,易蘭國際設計公司副總裁唐艷紅女士。
此沙龍特別出席的嘉賓有:住建部城建司原副巡視員、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副會長、中國花卉園藝與園林綠化行業協會副會長曹南燕,第九屆園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強健, 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中國花卉園藝與園林綠化行業協會副會長周進等領導。
對話現場,左起第三位為王小璘教授
亨利·巴瓦教授
王小璘教授首先談了她對于今天下午亨利·巴瓦教授所做的"引導性景觀"的報告的一些想法。她認為亨利·巴瓦教授在報告中對于景觀的類型做了非常系統的整理,并通過他所參與的幾個實際項目的案例,為我們展現了不同類型的當代景觀。亨利·巴瓦的設計類型十分多樣,涉及到了住宅景觀、工業景觀、立體綠化等多個層面。從亨利巴瓦教授的演講里面可以得到一個訊息,即好的景觀可以帶動一個城市的發展。
之后進行的是大師對話環節,以下是對話的主要內容:
王小璘:我先開個頭,我看您的項目里面有很多都考慮到生態問題,但是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領域,甚至于不同的人,對生態的解讀是不太一樣。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亨利巴瓦教授,現在的環境,很多時候會因為人為的介入,人為的破壞,而變成一個不好的環境。換句話說,不知道亨利巴瓦教授您對生態的解讀,或者是定義,偏重在哪方面?為什么考慮到文化這部分會比較重要一點?
亨利·巴瓦:關于哪種生態元素更重要這個問題,我個人理解,所有場地的一些基本的,包括地質、水文等這些元素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不能說哪一種是最重要的生態元素。我們考慮場地的時候,不能單獨的考慮某一種元素,而是必須要全面的來考慮場地的整體,包括場地邊界以外的東西,綜合評價各種元素如何影響我們的園林規劃和景觀設計。
下面我來談兩個概念,第一是景觀的概念,第二是環境的概念。從歐洲景觀的發展歷程來講,環境跟景觀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帶有一種欣賞眼光去看環境的時候,這個環境就不再是環境,就變成一種景觀。所以看我們當代的景觀設計師如何去考慮,應依據每個城市本身具有的特點來考慮當地特色的景觀。
王小璘:換句話說,每個城市的特色就是比較偏向于文化這一塊,就是你要先去了解一個城市產生什么樣的特質,能不能解釋成一個城市本身的文化。
亨利·巴瓦:剛才王教授說景觀是一個文化,如果想了解當地的景觀文化,必須要真正的生活在這個場地內。比如說我們有一個項目在法國的一個島嶼里面,我們為了了解這個場地具有的特質,就會把工作室建在那邊,真正的生活在那個城市里面,了解當地人的文化,了解當地的生態景觀特質,作為項目的出發點和靈感的來源。如果不這樣做的話,產生的就只是一個表面的形式的作品,是一個只注重形式而沒有內涵的作品,我們如果想真正理解場地,必須與它相愛,只有愛上這個地方,才能真正去了解它的內在,了解它的本質。才能更好的去進行設計。
王小璘:換句話說,有文化才有深度。接下來哪位嘉賓有問題可以向亨利·巴瓦教授提問。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朱育帆:青海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景觀設計
朱育帆的青海原子城國家級教育基地景觀設計的構思與來源。【詳細】
看朱育帆大師怎么玩“淡”設計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副系主任朱育帆教授是近年活躍在國內景觀設計領域頗受矚目的一位優秀設計師和杰出專家,其自幼接受過正統的中國傳統園林教育與文化熏陶,是國內第一位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詳細】
風景園林師國際論壇之對話大師活動實錄(三)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5月19日晚,第九屆園博會風景園林師國際論壇的對話大師活動在大成路九號酒店成功舉辦。活動由日本千葉大學教授章俊華主持,本次活動邀請了彼得·拉茨先生和三谷徹先生;以及朱育帆教授和李敏等進行了現場對話與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