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園林師論壇:張文英《場所與定居——當代居住區景觀營建的類型學方法研究》
也就是說居住區場所的體現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空間的構成。空間是研究和刻畫的對也是外在形式的綜合,并由此形成場所的功能和需求的規范。
第二,感知和機理,是群體的機理和精神內核。
第三,時間和空間喚醒的詩意,場所激起回應。
隨著地域范圍的日漸寬泛,建筑所蘊含的文化表征意義相對模糊,但這有礙于原型的尋找復原與延伸,事實上經歷過時間考驗,才能夠最終與人類已有文化相互融合發展,并形成新的原型,這是一種包含場所和文化的新的原型。
通過對保元澤第等案例的居住環境實踐的分析,我在這里探討了,應用類型學思想對當代居住區景觀營建中,弘揚中國傳統居住文化和造園精神;提出運用類型學方法中的新理性主義和新地域主義思想,從歷史、地域中尋找人類主體記憶中的原型或者景觀原型,挖掘原型中的永恒價值,避免地域風格的喪失而造成的文化空白,通過地域文化的介入滿足社會多元化的需求,在擴展真實空間深度的同時,擴展人的心理空間的深度,建立人與環境之間的有一定的聯系,實現詩意的棲居。
張文英女士演講現場 (攝影 董靜)
相關鏈接:
風景園林師論壇:英國Eva Castro教授闡釋都市景觀主義
盧耀如院士園冶高峰論壇解析美麗中國
亨利·巴瓦在園冶高峰論壇講《引導性景觀》
高翅:守衛自然與文化的風景園林師
吳雪萍:國學造園 打造中國傳統園林
崔勇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
本文屬中國風景園林網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出片和作者。
編輯:do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