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全球紅樹林銳減 “讓樹生錢”可解保護難題
2013-01-25 13:57:31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數:
全球紅樹林總面積正以每年超過0.7%的速率減少,如何保護已經成世界性難題。在此間舉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紅樹林保護專家范航清博士呼吁沿海各地政府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加強對紅樹林的保護,“轉變開發利用方式,讓紅樹林變成搖錢樹才能保住紅樹林”。
“由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全球紅樹林生態保護面臨著嚴峻挑戰。按照目前的速度,全球紅樹林總面積50年后將減少一半,這對海洋生態環境來說是一種災難。”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博士表示,當前,一些沿海地區在臨海工業發展和濱海城市建設時經常選擇填海造地,不少紅樹林遭到砍伐填埋,區域海洋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生態不平衡性加重。
紅樹林保護很難產生直接經濟效益,這是紅樹林保護面臨的最大挑戰,有的地方甚至挖了紅樹林建蝦塘,給海洋生態帶來嚴重破壞。近年來,范航清和他的科研團隊在廣西防城港建立紅樹林生態文明創新實驗基地,探索利用海水漲潮退潮原理,進行地埋式水體灘涂魚類生態養殖,每畝紅樹林收益可達萬元左右。
“紅樹林成搖錢樹了,紅樹林保護就容易了。”范航清說,紅樹林具有巨大的生態品牌競爭力,紅樹林里養殖的魚類要比普通魚類的市場價格高出數倍,發展紅樹林生態養殖發展模式,既可轉變紅樹林保護區“有保護沒開發,可看不可用”的傳統模式,還能讓紅樹林變成搖錢樹,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多豐收”。
紅樹林被稱為海洋“環境衛士”和“海水凈化劑”,在海洋生態平衡中發揮著巨大功效和作用。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擁有紅樹林面積兩萬多公頃,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的沿海,以及海南和臺港澳地區。作為三大重點分布區的廣西北部灣海岸有紅樹林8000多公頃,占全國總面積的近40%。
編輯:wenweihu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部署,充分發揮環境標準體系對于陜西省經濟產業的引導作用及其對于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6月4日上午,陜西省環保廳、省質監局聯合召開陜西【詳細】
紅樹林濕地公園在廈門環東海域開建
碧海、藍天、沙灘、紅樹林,構成了最美的海岸線。修復海岸濕地生態系統,護佑美麗的廈門海灣,紅樹林被譽為“海上綠色長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