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苗木銷量持續下降
新年伊始,蘇州當地的苗木交易量持續下滑。在氣候條件限制和市場需求下滑的兩重因素影響下,出現這樣的局面完全在意料之中。這種狀況幾乎讓每個苗木經營者的短期利潤都受到了負面影響,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看,現在也許就是個機會。
去年,蘇州地區比往年至少提前3個星期進入冬季,而這3個星期正值常規的苗木移栽旺季,這對苗木交易的影響可想而知。此外,今年冬天明顯比往年寒冷,許多工地由于不具備施工條件被迫停工,苗木的采購也就向后推遲了。進入1月份,苗木移栽的客觀條件更是不具備,因此目前鮮有苗木交易。
除了天氣因素外,綠化工程數量的減少降低了市場對苗木的消化能力,這也是造成當前局面的重要原因。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下半年至今,蘇州及周邊地區的綠化工程開工數量不及往年的一半,曾經的賣方市場逐漸變成了買方市場。
在銷量不好的情況下,許多苗木經營者產生了恐慌心理,紛紛降價銷售。最先崩盤的是存圃量最大的綠籬苗,如紅葉石楠和紅花檵木。這類苗木由于生產難度低,很容易被苗農跟風種植,出現庫存積壓。目前這類苗木的價格已經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不少苗農正在為此發愁。
發愁的不僅僅是苗農,因為苗木需求的整體萎縮讓每一位從業者都不能獨善其身,一些培育中等規格苗木的企業同樣也面臨著難題,因為降價的風潮已經從小苗傳遞至胸徑6厘米至8厘米的成熟商品苗。
面對逐漸變冷的行情,有很多人選擇了放棄,還有一些人則看到了機會。由于江蘇的苗木產業發展較快,在幾家大型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不少苗圃開始實行標準化育苗,苗木的品質有了顯著的提升。行情的冷淡給了產業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隨著優勝劣汰的進行,生產、營銷能力強的苗圃終將渡過難關。眾所周知,苗木市場存在周期性變化,待到下一個波峰來臨之前,有實力的企業已經做好了收獲第一杯羹的準備。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江蘇揚州古運河畔“長”出生態公園
4月15日,位于江蘇揚州南部城區的古運河畔,占地3300多畝,總投資57.48億元的三灣風景區,鮮花怒放、綠樹成蔭,春意盎然。經過兩年多的規劃改造,昔日雜亂不堪的城中村和灘涂地,變成了集生態保護、休閑觀光、運河文化等功能【詳細】
苗木產業下一個熱點之生態苗木
生態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現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苗木?【詳細】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