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大教授王建華:我國種業戰略急需人才支撐
“在中國蔬菜之鄉壽光,地里種的大多是外國種子。種子行業對中國太重要了,人才培養一定要跟上!”在近日舉行的中國作物學會作物種子專業委員會2013年學術年會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建華急切呼吁。
王建華說,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需求國,我國常年用種量為300億公斤,價值500億元。但是,我國的大豆種子對外依存度高達70%至80%,外國企業已開始對我國的玉米種子市場實施戰略布局,“洋種子”占據高端蔬菜種子50%以上的市場份額。隆平高科總裁劉石說,中國作為第二大農業國,卻無一家能夠進入世界前15名的種子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等環節都存在人才、科技、理念的滯后問題。
王建華說,中國種子專業起步較晚,2002年才有了第一個種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經過10年發展,如今,全國已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28所院校開展了種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14所院校具有種子科學碩士、博士人才培養學科點,34所院校開展種業領域在職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
然而,和國外相比,我國的種子專業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遠遠不夠。青島農業大學教師蘭進好介紹說,美國種業巨頭之一的先鋒公司,2/3員工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2/3職工從事科學研究,公司每年都有新品種問世。但是,我國的種子企業,擁有本科學歷的職工平均還不到1/4。除此以外,種子專業還存在著專業教師隊伍分散,課程教材體系建構不完善,缺少重大科研項目支撐,知識學習與實際應用脫節等問題。
記者注意到,我國目前已明確了種業的戰略地位,并突出強調高校在種業人才培養及科技創新方面的作用。在教育部最新修訂的本科專業目錄中,種子科學與工程已經上升為與園藝專業、農學專業平行的本科專業。不少農業院校正在積極探索種業人才培養改革方案,加大實踐和產學研合作力度。
“當前,急需國家在種業人才培養條件建設、種子科技研究平臺建設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只有做好了種業的人才和科技保障,中國種業才有希望。”王建華說。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人才稀缺困擾城市景觀行業
又到一年就業季。受樓市不景氣影響,市場對從事裝潢裝修、室內設計等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大幅減少,就業也成了大問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景觀設計特別是城市公共設施設計專業的紅火。【詳細】
中國農大探討植物聲學研究與應用
近日,全國植物聲學研究與應用進展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農業大學召開,農業部設施農業工程重點實驗室組織學術會議,國內各地專家圍繞植物聲學這一主題總結交流了研究成果,研討植物聲頻反應的生物機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