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秋冬季造林綠化“一年種了十年的樹”
在秋冬季造林綠化中,冀州市委、市政府以建設生態冀州、綠色冀州為抓手,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集中開展通道綠化和沿衡水湖綠化大會戰,增加綠量、提高質量、突出重點、打造精品,全力構建生態健全、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城鄉一體的林業生態體系。截至目前,冀州完成造林綠化215公里,共29860畝,種植速生林330萬株,是以往十年植樹的總和。預計五年后,冀州速生林產值將達到2億元左右。
解放思想,強力推進,吹響造林綠化進軍號。2012年10月30日,冀州市召開了由市、鄉、村三級領導干部參加的秋冬季造林綠化大會戰動員會,大力實施通道、環湖、基地、環城、村莊“五大綠化工程”,保證完成衡水市下達的綠化面積10308畝、植樹102萬株的任務。在苗木資源上,林業部門先后派出技術人員,遠赴山東、山西、河南、承德等地的苗木基地現場勘查,現場選苗,現場訂購。在補償標準上,冀州市財政拿出3000多萬元用于造林綠化,對造林用地按照每年500元/畝的標準給予補貼,連續補貼8年;同時,由衡水市財政、冀州市財政、冀州林業局、冀州各鄉鎮共同出資對苗木給予一次性補貼,縣級以上道路每株合格樹苗補貼10元,村村通道路每株合格樹苗補貼6元,不用群眾出一分錢。在啟動資金上,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采取“單位擠一塊、社會籌一些、個人集一點”等方式,多方籌集資金,保障了造林綠化需要。
合力攻堅,確保質量,打贏造林綠化攻堅戰。冀州市嚴格實行“市級領導包鄉鎮、市直部門包路段、鄉村干部包地塊”責任制,繪制了目標到村、任務到人的造林示意圖,掛圖作戰,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單位、具體村、具體人,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包村干部具體抓”的局面。該市嚴把三道關口:一是苗木關,由林業部門安排專人對各鄉鎮的苗木樹種、樹齡、胸徑等進行把關,簽字驗收,徹底消除差苗、弱苗、樣子苗。二是栽植關,嚴格執行技術規程,采取統一放線定點、統一機械挖坑、統一專業隊栽植、統一澆水灌溉、統一培土涂白的“五統一”工作法,確保橫成行、豎成列、斜成線、連成網。三是驗收關,采取“一把卡尺測胸徑、一把直尺量樹坑、一把鐵锨驗澆水”的做法,突出抓好“坑、苗、水、土”四個關鍵環節,全部做到苗木合格下坑。據了解,此次造林綠化中,該市有3個鄉鎮的6000多株因為胸徑不達標的樹苗被拔出,全部重新補種上合格的樹苗,而替換下來的樹苗則被種在了村民的房前屋后。
綠化工程,生態冀州,構建覆蓋城鄉林網體系。該市大力實施“通道綠化、環湖綠化、苗木基地、環城綠化、村莊綠化”五大工程,即:通道綠化工程,以大廣高速、106國道、鄭昔線等縣級以上通道為重點,打造“標準統一、林帶連貫、樹種多樣、綠美結合”的生態路、景觀道,被衡水市確定為樣板工程;環湖綠化工程,以全面提升衡水湖周邊生態環境為目標,打造“生態、田園”景觀帶,在原有小寨千畝森林公園的基礎上,又向周邊拓展了3000多畝,植樹20萬株,規劃建設了集休閑、觀光、賞花、采摘、農耕于一體的冀州市生態觀光園,目前已形成5000畝規模;苗木基地建設工程,每個鄉鎮建設一個200畝以上的苗木基地,以苗木培育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環城綠化工程,以“增點、延線、擴面”為抓手,加快環城綠化帶、街道和區域綠化景觀建設;村莊綠化工程,在村莊周邊、房前屋后、庭院內外、街巷道路進行綠化美化,達到“村邊林帶化,街道林蔭化”的效果。
完善措施,創新機制,做到林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為確保樹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該市堅持“制度化、市場化、屬地化”原則,探索實行了大戶承包、集體所有、定向承包、土地流轉、招標買斷等五種林地確權方式,并由林業部門和所在鄉鎮確權發證,促使土地使用權由分散變為集中,激發了承包者種活樹、管好樹、早見效的積極性。該市因村制宜,在衡水市林業系統率先成立了全額事業編制的護林執法隊,各鄉鎮成立了專業護林隊,各村也成立了護林小組,由林業部門與鄉鎮、村、承包戶簽訂四方管護協議,把管護任務逐一落實到鄉、村和戶。他們建立健全了“市、鄉、村”三級林木臺賬,分區域、分鄉鎮、分路段進行明細登記,林木總存量、減少量和新植樹木等全部登記造冊,實行微機化管理,建立了電子檔案,從苗木源頭、植樹管護責任人以及防病治蟲、疏枝除雜、澆水施肥等管理工作全部記錄在案,做到村有賬本、鄉有臺賬、市有總賬,實現了綠化養護管理全覆蓋。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
國外“電鋸大師”見到樹木就去鋸幾刀
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民間確實是有著非常多的牛人,他們總是有著自己的一手拿手絕技,施展起來讓人看了都是驚嘆不已,但他們的這些絕技大多還是靠積累而成的,并不是說誰都能隨隨便便就學會的。【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