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古樹名木保護經費年短缺額約60萬元,導致古樹名木保護部門力不從心,工作面臨尷尬:每株古樹名木需要等三年才能輪到一次防治。這是記者這兩天在采訪古樹名木保護中獲得的情況。
海口現有古樹名木22個品種1736株
海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為強化生態環境建設,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海南,我省擬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和珍稀樹木、古樹名木保護的管理規定。
海口市林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目前海口已經掛牌保護的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共有1736株。位于龍華區新坡鎮仁南村委會舊村的加布樹,樹齡高達700年,成為海南古樹名木中的“長老”,其他還有如位于舊州鎮光明村的500年小葉榕,位于新坡鎮仁星村的350年見血封喉樹、位于遵譚鎮群力村的300年的高山榕。在舊州聯豐村,就有250年的小葉榕2株,300年的小葉榕1株,320年的小葉榕1株,是名副其實的“古樹村”。
據介紹,我市的古樹名木樹種主要有見血封喉樹(加布)、小葉榕、高山榕、花梨樹、母生樹、沉香、重陽樹、胭脂樹、木棉樹、雞蛋花、白銀樹、荔枝樹、龍眼樹、假萍婆瓜樹、石栗樹、鳳凰樹、鵲腎樹、欖仁、光葉白顏、哇木棉樹、烏欖、松樹22個品種。
古樹名木防治經費年缺口60萬元
雖然古樹名木被稱為“活文物”、“綠色古董”,是城市文化的“活名片”、無價之寶,然而,海口市的古樹名木防治經費卻嚴重不足。
“古樹名木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及時防治病蟲害。”海口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站長陳大亞說,“因為古樹樹齡耄耋,生長的能力降低,免疫力降低,病蟲害就很多。”
海口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是負責防治全市古樹名木的職能部門。該站總工程師鄭永波說,按照專業的對古樹名木的防治保護做法,應該是每年都要對每株古樹進行一次專業病蟲害防治,這樣才能保護古樹。但是,由于防治經費嚴重不足,防治工作顯得捉襟見肘,每株古樹名木只能三年防治一次。
陳大亞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全市1736株古樹名木,每給一株古樹做一次樹干、樹葉、樹根病蟲害防治,包括藥費、人工費、車油費至少需要400元,而每年撥給的森林病蟲害專款僅為30萬元,只能對650株古樹名木開展病蟲害防治。所以只能采用輪流防治的辦法,全部古樹名木分成三批輪流防治。而要對全市古樹名木每年開展一次病蟲害防治,經費缺口約60萬元。
“三年防治一次的周期太長,不利于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有的古樹名木保護不及,已經死了,損失太大了!”陳大亞說。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