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上海城建重視歷史 不再一拆了之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22日刊發文章稱,中國歷史悠久,但光顧中國大多數城市的游客卻無法從游覽中了解這一點。
長期以來,在面對一座古建筑物時,城市規劃者的反應往往是將其拆除。結果是留下了數百個千篇一律、毫無個性可言的灰色城市,一處處歷史遺跡被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摩天大樓。
但是,中國一些城市現在似乎準備放棄他們對所謂現代化長達30年的追求了。甚至連最具有中國未來象征意義的上海也開始懷念過去——一個到處是狹窄的小弄堂、小道消息滿天飛、幾乎人人上牌桌、充斥著各種氣味的城市。
在上海2010年舉辦世博會之前,上海花了450億美元讓城市改變面貌,大片大片的老城區瞬間被夷為平地。如今,上海人決心更加明智地利用祖輩遺留下來的東西。顯示這座城市生命力的一些建筑物,如老式港口、廢棄的工廠、支離破碎的居民區等都會受到保護。
上海市文物局副總工程師譚玉峰說:“現在不像過去,不會不假思考地隨便說‘拆’了。”他還說:“當初,遺產保護是從屬于發展的,隨后兩者處于平等的位置,如今保護被認為是發展的前提條件了。”
文章指出,老建筑物也是有價值的,這種新觀念還反映在各種商業和住宅樓建設項目上。在黃浦江西岸建造的、造價高達200億元人民幣的“夢中心主題公園”項目是政府和夢工廠共同開發的。根據設計,一座水泥廠將變成動畫和電影制作研發中心,一些廢棄的油罐將改造成劇場,而老式的港口起重機、鐵路、錨樁等也已經融入這座新公園的布局中去了。
文章稱,實際上,拆除古建筑物是中國的一個長期傳統。中國最著名的歷史遺跡保護專家之一、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說:“就古建筑物的風貌而言,中國是有別于歐洲的。在整個歷史上,每當一個新王朝取代舊王朝時,前朝建造的任何東西均將被拆除,必須由新的建筑物取而代之。”
中國的許多城市仍在這樣做,但采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即拆除舊建筑,但在舊址上重建起一些仿古建筑。上海第一個重大歷史遺跡保護項目——新天地的設計師本·伍德說:“中國有一種重建仿古歷史建筑物的動力。這好像是迪士尼樂園。如果他們要建造一座主題公園,那么他們就會說,這是一座主題公園。”
文章指出,這兩種態度之間的差別在上海原法租界道路兩端的開發風格上一目了然:在路西端的建業里,過去的石庫門建筑被拆除之后又得到了重建;而在路另一頭的步高里,政府修建了廁所和廚房,而舊式建筑物本身則基本保持原樣不動。
在步高里住了40年、現年81歲的于先生并不希望拆除這些老建筑,即便要在原地建造舒適的現代建筑物。他說:“在這里,一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互相幫忙。只要你招呼一聲,就會有人來幫你。”他指出,在高層住宅樓里就不會有這種事情。
讓像他這樣的居民感到高興的是,如今的上海城市規劃建設中“拆”不再是唯一用語了。經歷了30年不惜任何代價地追求現代化之后,上海現在已經開始思考古建筑保護的價值,而不僅僅是考慮成本問題了。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具有便利設施的綠色空間——英國沃姆浩特公園改造設計
沃姆浩特公園位于倫敦西部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為城鎮動植物提供棲息場所。然而,多年來,公園中的設施得不到足夠的維護,年久失修,公園也失去往日良好的景觀【詳細】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