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無數文獻記載了賞石的各種原則和方法,供人們在賞石中參考,讓人們鑒賞和選擇自己喜愛的奇石,或購買、收藏到自己滿意而又物有所值的奇石。殊不知,這些賞石的方法,對結識人、考察人同樣適用。
例如,人們在鑒賞和選擇奇石時,首先判斷奇石是否是天然形成的,被人為加工過或人造的奇石,收藏價值顯然大打折扣。這對人們社會交往也有啟發:現代社會,隨著交通和通訊工具的發達,人們的社會交往圈子不斷擴大,與首次交往的人,首先是要感受對方的言行是否自然得體,對方提出的要求是否自然、合理,倘若對方是個落落大方,舉止自然的人,往往值得深入交往;相反,如果過于急促暴躁或功利性強、目的性強的人,應慎重的交往,甚至可能是遇到了騙子,這一點應警惕,停止深入交往。
再如,人們在鑒賞和判斷奇石的價值時,往往會根據奇石的完整性和完好度來判斷。顯然,完整、完好的奇石價值高,殘缺或有缺陷的奇石價值會降低。而人交友,也應該積極交往性格良好沒有不良愛好和不良記錄的人,更應該慎重地與性格孤僻甚至性格有缺陷的人交往,這都是賞石原則對人們的啟發。
還有,奇石的賞玩價值。核心地講,奇石的收藏價值與其賞玩價值是密切相連或成正比關系的。品相差的奇石,自然收藏價值也低;同樣,與人們的交往,盡力尋找“志同道合”,做到“道不同不相為謀”,特別是性格差異過大、沒有共同愛好和興趣的人應該盡量遠離,否則,將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煩惱。而對于奇石的“硬度”也是賞石的重要“指標”,因為,奇石硬度是奇石質地所決定的,直接關系到奇石收藏的保藏價值。奇石的硬度高,則石的密度大,質感好,賞玩價值亦大。這一點上,對人日常交往的啟發也是:人的交往做事有原則、有底線,凡事沒有剛性的原則和底線的人應慎重交往,優秀品質的人,應該具備良石的堅忍品格。對于賞石,除了查看石頭本身的品質外,有經驗的行家還要看奇石的“收藏者”,一件奇石,會因原收藏者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附加值。對于與人交往也如此,不僅僅要看這個人本身,還要看這個人平時與什么人交往,這也非常重要。“玉不琢不成器”,對于自己應不斷修身;對于朋友,也要善意指出對方不足的地方,共同進步。
人們在尋找、賞石的過程中,尋找和鑒賞的不應該僅僅是奇石,更多的應從中悟出識人的道理,在找到自己喜愛的奇石的同時,更要尋找到更多良師益友,人們才能將奇石文化演繹得更加精彩和完美。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