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加快綠色轉型 建設生態強省
2013-03-04 14:13:39 來源:大江網 瀏覽次數:
從“山江湖工程”到“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30年來,江西省始終堅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生態環境優美已經成為江西省最大的品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當前,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江西省建設生態文明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科學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最主要的任務是倡導有利于向低消耗、低排放生產方式轉變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提高資源環境績效。
挑戰一:既要工業化城鎮化,又要保持良好生態環境。近10年來,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江西省資源消耗總量快速增長,環境污染排放不斷增加,資源環境壓力明顯加大。其中,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2倍多,鋼材消耗增長了7倍多,木材消耗量增了5倍左右,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增長了近3倍。提高經濟總量、做大經濟規模,促進工業化、城鎮化,依然是“十二五”甚至更長時間內江西省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因此,既要生態環境,又要經濟發展,這是我們必須攻克的發展難題。
挑戰二:既要加快農業發展,又要保持鄱陽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是農業大省,為了提高農業產量和效益,農業化肥、農藥使用量和養殖規模數量急劇增加,導致農業面源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量急劇增加,已經成為影響江西省河流湖泊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近兩年來,鄱陽湖枯水期重度污染的水體比例明顯增加,這與近年來鄱陽湖枯水期時間延長而水環境污染物特別是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不斷增加有關。
挑戰三: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影響可持續發展水平。江西省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難以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形成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研究表明,江西省的資源環境績效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全國各省份中位居21至23位之間。盡管江西省大力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但大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如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都缺乏相應的核心技術和設備。
挑戰四:傳統產業亟待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防止產能過剩。有色、鋼鐵、汽車、石化、建材等傳統產業是江西省的支柱產業,但是,其中不少行業既積累了巨量產能,又同時存在大量的落后產能,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將是江西省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與此同時,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也存在產能過剩風險。不少設區市都把新能源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之一,這樣的布局極容易造成產業趨同、低層次競爭、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不利于未來產業的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
編輯:wenweihu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江西仰天崗國家森林公園銀裝素裹
1月29日,江西省新余市仰天崗國家森林公園初雪如畫。連日來,江西省新余市持續低溫,被譽為新余市城市后花園和【詳細】
江西九江市千年古鎮永修吳城
永修吳城位于永修縣東北,鄱陽湖畔,距縣城33公里,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歷史上與景德鎮、樟樹鎮、河口鎮并稱江西四大名鎮。這里有一望無際的濕地草原,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是國家級候鳥保護區,有"候鳥天堂"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