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綠化添文化 為城市增內涵
2013-03-08 09:33:14 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 瀏覽次數:
3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魏民洲在調研全市公園建設情況時指出,公園建設不僅要增加數量,更要豐富文化元素,優化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西安增加內涵,努力惠及更多市民群眾。
魏民洲首先來到建設中的航天城文化生態園,該園位于少陵塬畔,與唐大明宮、唐大雁塔形成貫穿西安的唐文化軸,園區以高100米的攬月閣為核心,東翼接華嚴祖庭文化公園,西翼連杜公祠文化公園,南邊結合少陵塬坡治理進行多風格綠化,建成后將形成東西長4.4公里的綠脈文化生態走廊。魏民洲要求加快工程進度,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工期,早日向市民群眾開放。
隨后,魏民洲又來到位于長安區鳳棲塬上的清涼山公園,這里綠化工程、水景建設正在緊張施工。公園內有清涼寺、鳳棲廣場、佛緣廣場、隋文帝雕塑等,是一個凸顯禪境體驗特色的森林主題公園。魏民洲在現場詳細了解項目規劃,實地查看施工進度,詢問植被種植情況。當了解到這幾年我市加快城市公園、廣場街頭綠地建設,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型公園有69個,還有300多個街頭綠地廣場,市民身邊的綠色越來越多時,魏民洲說,要通過多元開發、綜合利用,使公園實現自我發展、良性發展。今年的植樹節快到了,一定要組織好,動員市民廣泛參與植綠增綠活動,切實提高植被成活率,確保種一棵活一棵,種一片活一片,讓市民享受綠色,造福子孫。
魏民洲強調,綠色展現一座城市的氣質,生態關乎市民的健康,是建設美麗西安的重要依托。要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做好山水城市文章,加快美麗西安建設,讓西安的空氣更清新、飲水更潔凈、市民生活更舒適。要多建公園和綠地廣場,發掘文化資源,將自然地貌和文化遺存有機結合,使西安的公園更有文化內涵,進一步彰顯歷史人文、山水生態和古都風韻。
市領導呂健、楊廣信一同調研。
編輯:wenweihu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舉辦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據文化【詳細】
南通生態通廊: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景觀飄帶
部分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破壞和對生態系統的忽視,導致了植被、土壤、河流和湖泊退化,從而引發了諸如洪水、內澇和水污染的危機。AECOM則一直伴隨著南通這座城市的發展并且持續為其綠色建設出力,主要項目包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