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豐:萬盈鎮建成全市最長的村莊綠化走廊
本月12日,在江蘇省大豐市萬盈鎮到處可見人們植樹造林忙碌的身影。據悉,去冬今春以來,該鎮已投入造林苗木資金100萬元,新購苗木30萬株用于全鎮的苗木供應。在土地復墾后新建的128公里長的水泥路兩側,新栽植女貞、紫薇等苗木5.12萬株。
據林業部門稱,到本月25日,該鎮可全部完成土地復墾后228公里長的村莊水泥路綠化造林任務,累計可栽植綠化苗木9.15萬株,僅此一項綠化面積達到5000畝,屆時該鎮將建成全省屈指可數,全市(大豐市)最長的村莊綠化走廊,為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奠定堅實的基礎。
該鎮積極申報并實施了2011年部省合作整鎮推進土地整治項目,總投資4.48億元,覆蓋全鎮18個村居。經過兩年多的實施,新增耕地面積近7000多畝,新建村莊。水泥路228公里。面對百年未遇的契機,該鎮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在今年綠化造林實施方案中,圍繞建成全市最長的村莊綠化走廊,建成一個省級村莊綠化示范村的目標,全力以赴狠抓春季綠化造林工程的實施,不斷鞏固土地復墾后綠化造林的成果。與此同時,該鎮今年圍繞新增成片造林1200畝,完善0.8萬畝;新增農田林網5000畝,河堤綠化1000畝的目標,不斷提高土地復墾后綠化造林的質量。
為使所栽苗木做到四季常綠,美化香化,從而保證造林的質量和效果。今年該鎮以文達村創建省級村莊綠化示范村為試點,并把 該村的經驗做法在全鎮推廣。該村土地復墾后新建的12公里長的水泥路兩側栽植女貞等苗木4800株,新增農田林網3000畝。該村及時落實管護措施,做到一栽就管,建管結合 。將水泥路兩側綠化、農田林網、圩堤綠化面積登記造冊,落實管護人,并簽訂管護責任狀。承包戶負責管護自家路旁、堤內、田邊的樹苗,確保當年的成活率、保存率達90%以上,對所缺苗木次年進行及時補栽。對土地復墾后流轉圩堤的承包戶,村里敦促他們圩堤內必須栽樹,否則將收回承包權。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住宅水景景觀,充滿活力!美不勝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