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之殤不容忽視 聚焦兩會上的環境與生態問題(圖)
2013-03-13 10:19:00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整理 瀏覽次數:
如果要為每一種污染中心語,找一個地理性質的定語前綴,相信每個人給出的答案,可能都跟自己所處地域的相關性更高,而不一定與新聞趨同。如媒體都聚焦北京"霧鎖連城,十面霾伏",但保定、石家莊,或大慶、牡丹江的空氣污染指數未必就比它低。你隨便下個空氣污染指數的APP,每日瞅一下全國空氣污染排行,就知道每日位居污染榜首的若是小城,可能連獲得足夠的輿論關注資源,都是奢求。關注都稀缺,又何談治理動力?
同樣,若地下水遭污染真達"九成",那么關注地下排污的維度,也不止一個山東濰坊;湖南重金屬污染,因鎘超標的毒大米,再受關注。但是土壤污染,重金屬超標的又何止一個省市?
世界污染最重的50個城市之中,7個位于中國,有的甚至長期占據這份"榜單"。"一面是對清潔空氣和水的期待,一面是對污染情況層出不窮的失望。'環境焦慮癥'的背后,是多年來生態赤字、環境長期欠賬的結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朱奕龍表示。
美麗中國三大"天敵"
山清水秀不再,到底誰是"帶毒GDP"的背后推手?
在曾任環保部主管污染防治和減排的副部長張力軍委員看來,環境保護最大的壓力來自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的沖動。不惜"血本","上大項目、大上項目",成為一些地方的經濟支撐。"不讓項目'上馬',我就'下馬'了。"一些基層環保局長有難言的苦衷。
"很多時候,政府官員今天決定上項目,明天就要求做,根本沒機會搞環評。"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如松代表說。
"重"結構、"松"管理、"輕"處罰,是"美麗中國"的三大天敵。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認為,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對比環境損失,罰款不值一提。
霧霾難去、污染難除,根子在發展方式。在某些地方,"重點保護企業"居然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黑大戶"。發展經濟可以先犧牲自然環境的想法,仍然在一些地方官員心里根深蒂固。所以重招商引資輕環境保護、重財政收入輕污染治理,重經濟總量輕空氣質量,仍是一些地方經濟發展的污染事件提醒人們,缺乏對自然環境的敬畏與呵護,對公共利益和公眾關切視而不見,只重經濟數據不重環境保護,這樣的模式其實是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思維模式在發展經濟,違背科學發展觀,注定不可能持久。
要想真正治理污染難題,地方各級政府必須轉變觀念,轉變"唯GDP的政績觀,加快產業升級、加快轉變生產方式。對于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和個人不能"以罰代管,一罰了之",要追究法律責任,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讓違法違紀者受到應有嚴懲。環保才會真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的事業,也只有生態文明,才能繪就美麗中國夢。
前一段,溫州民間有人出重金,重賞"泳夫"。就是因為河涌污染,觸目驚心。雜物垃圾阻塞河道,本該成為一道城市靚麗風景線的城市內河,卻因為一些企業的違法排污,和一些生活垃圾的無序管理,直排入河,讓城市河涌成為惡臭污濁異味熏天的一條盤亙的"黑龍"。
民間重賞,其實就是一種情緒發泄,是民間抗議環保不力的行為藝術。不能只當做飯后茶余的談資,而應重視其中蘊藉的民意訴求。我們傾力關注環保議題,不僅是外在的審美的需求,也非領導的政績需要,而是最強烈最執著的民意使然。宜居和諧的生存環境,是環保的唯一目的和我們的最終要求――面對這沉甸甸的,哪個部門還好意思再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布那些事關全國民眾健康權的污染信息?
前一段,長治水污染,市長去職,一共38位相關責任人被處理,這也被視為十八大后的治污的一記重拳。對環保問責,權力糾偏的民意期許,兩會理當回應。而這種回應不是像某些地方環保部門急著登整版廣告表功,而是當輔以制度革新,當問責制度化常規化,讓環境維權成本降低,有法可依。惡性污染事件,涉事企業應該承擔"懲罰性賠償",要罰疼它,而不是隔靴搔癢。
這就有待《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規的適時修訂增補,適應新形勢新需求。而兩會正是全國各界精英匯聚,共商國事的最好平臺。
"兩會"與霧霾
1、提案中的解決路徑
【出臺PM2.5監測、考核辦法】作為全國政協3號提案,民建中央建議盡快修訂并頒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該提案還特別指出,要逐步將PM2.5排放總量納入到國家約束性指標,摸清PM2.5排放數量、來源及構成,組織開展研究,制定科學減排路線圖,出臺PM2.5監測統計和考核辦法。另外,該提案還建議,對特大城市實施汽車總量控制,對車輛能源進行改革,加快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加快油品質量升級的決定。
【灰霾治理納入政績考核】農工黨中央關于積極應對區域灰霾污染的提案指出,亟須將PM2.5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強化政府監管環境與健康的職責,構建以"空氣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環保目標責任考核體系:(1)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限期達標,國家制定PM2.5階段性控制目標及達標期限,并將目標分解到各省及城市;(2)各級政府建立PM2.5監測、評價及考核的具體規范,并將考核結果納入黨政領導政績考核指標;(3)各級政府應定期通報、公開PM2.5控制目標完成情況及考核結果;(4)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未能完成PM2.5治理任務且空氣質量狀況持續惡化的城市,要追究政府相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空氣立法】全國政協委員、著名醫學專家王執禮教授的提案是《治理空氣污染體現科學立法》,提案指出,解決PM2.5等空氣污染問題,最根本的途徑是立法,要把治理PM2.5作為考核、評估領導干部政績的標準之一,使環保成為各級政府烏紗帽上的"緊箍咒"。在王執禮看來,空氣污染對人體的損害甚至超過了曾經令國人聞之色變的SARS,他指出,"PM2.5危害性在于它的即時性、長期性、后遺性。有些因PM2.5引發的疾病還可能傳染給下一代,甚至改變人體基因"。
2、代表委員出謀劃策
【最嚴格的環境和空氣標準是應該的】"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分析霧霾天氣有三方面成因,一是中國高耗能產業和高污染產業較多,如水泥、制造業、鋼鐵等行業,在華北地區分布較多;二是和大規模建設有關,工地上未覆蓋苫布造成揚塵;三是汽車尾氣也增加了細微顆粒物排放。朱之鑫認為,在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中,不光是項目審批,還要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這個問題在30年前,恐怕大家還不會認識到,而現在認識到,我覺得是發展理念有了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實行最嚴格的環境和空氣標準是應該的"。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