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力爭三年拿下
又到一年植樹節,掄起鏟子背起鋤頭植樹去!昨日上午,市委書記劉海、市政協主席趙基耀、人大常務副主任梁清兆、市委副書記聶黨權等到元寶山體育公園義務植樹,并宣布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暨2013年綠色行動儀式啟動,標志著江門正式拉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序幕。江門計劃用三年時間,力爭2015年一舉拿下,一旦成功將成為繼深圳之后廣東省的第二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書記種樹麻溜兒的
昨日早上九點半,市委書記劉海穿著雙黑色休閑鞋準時出現在元寶山體育公園。瞧見旁邊放著的那些樹,說干便干,掄起腳邊一把鏟子搖了搖,覺得太松又和旁邊的人換了把。搬樹苗、施肥料、鏟土,種樹一條龍,書記全包了。其間還不忘囑咐,記得在樹上掛個科普牌,做個標記。鏟完土,他還不忘再將土踩幾腳以穩定樹苗,來時干凈的鞋沾滿了泥。
種了大約十來棵樹后,劉海停下手中活,對記者說,“今天來種樹只是做個表率作用,希望全體市民踴躍參加,一起行動將家園裝點得更美麗。”
公園新增100多棵沉香
昨日,前往元寶山體育公園的約200名領導干部共種植數木約800棵,種植樹種有樟樹、沉香、鳳凰林、黃槐等20多個品種。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有100多棵沉香,直徑約為15厘米,均是長了8-10年的“青年樹”,相對其它樹種要“名貴”不少。據元寶山體育園林維護人員稱,這些樹種都來自恩平,維護成本不會很高,每天澆一次水,護苗的“撐教架”半年后就能撤掉。
除此之外,豐樂山公園、白水帶風景區等地同時間也在進行種樹活動。據市園林部門統計,昨日,參加義務植樹的人員達6000多人。而在整個植樹節期間,江門全市種樹18萬多棵,其中市區3萬多棵,市直種植5000多棵。
特別關注
江門、珠海獲省推薦申報
隨著劉海一聲“我宣布江門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正式啟動”,江門的創建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市園林局副局長岑奕凡表示,力爭在2015年達成目標,如果成功,將成為繼深圳后廣東省的第二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該評選自2010年啟動,目前廣東僅有深圳一城獲此稱號,江門、珠海則被廣東省推薦為第二批僅有的兩個申請城市。
“節水稱號是唯一缺陷”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要達到125個硬性指標,目前江門已達86個。“這些指標中首先需要具備5種城市榮譽稱號,即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以及國家節水型城市。目前,江門除節水型城市以外,均已具備。”岑奕凡表示,江門正由城管部門牽頭著手開始申請這個稱號以彌補唯一“缺陷”。
此外,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還必須面臨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等7個否決項的考驗,這些指標江門目前均已拿到“通行證”。
“稱號多"生態"二字,含金量高很多”
劉海說:“據我了解,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要求很高,江門市也有多項指標不達標,但不能因此就放棄申請了。”他認為,不是為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而創建,而是要通過創建,把江門藍天白云的生態環境建設得更好。
劉海表示,江門早在2002年即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比國家園林城市多“生態”二字,含金量卻要高很多。“不僅僅是園林要多,還關系到江門經濟的發展、城市綠化、治污治水等多個方面。”他認為,江門開展“森林圍城,樹林進城”活動以來,生態環境在原有基礎上有了提高,向著更高目標邁進,江門一直在努力。
搶先睇
5大工程個個益街坊
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留給江門發力的時間只有三年,據岑亦凡透露,具體實施方案仍在制訂中,今年主要抓好5大工程打基礎。
繼續抓好天沙河兩岸景觀帶工程建設,將其打造成集休閑、游樂、全民健身于一體的景觀帶,今年將重點建設五邑大學里面靠近天沙河一段。并逐步完成白水帶龍光塔至茶庵寺2.6公里景區道路的綠化配套建設,完成20個社區公園建設或改造升級。
做好市區主要道路的綠化升級改造,市區林蔭路推廣率要達85%。
抓好立體綠化。初步打算在江門市區和每個縣城都建設1-2條立體綠化示范街,其中市區已初步選址豐樂路和風貌街。今年將繼續開展十大最美陽臺評選。“可能是最美亭廊、最美屋頂,形式待確定。”
抓景觀植物“專類園”建設。白水帶將新增沉香園60畝,桃花園100畝;東湖公園則會建一個100畝的環湖毛杜鵑園,擴建80畝桂花園。
完善城市綠道,推進蓬江群星公園等一批社區公園、城市公園、郊野公園、森林公園、體育公園的建設改造。并抓好江門國家高新區南湖項目。
各地行動
蓬江:城區景觀5年大變
昨天蓬江2000多人上山下鄉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這是該區今春的第二輪大型植樹活動,計劃綠化面積107畝,道路綠化長度4公里。蓬江區長溫偉文現場接受采訪時稱,蓬江財政今年確定投資5000萬元開展城市綠化,將種樹11萬棵,同時主要采用本土樹種,較少名貴樹種和成型大樹。
在杜阮蘭石至叱石路段的種樹現場可以看到,采用樹種多在直徑10厘米左右,沒有種植成型大樹,以香樟、榕樹、紫荊、鳳凰木、芒果樹及桂花等本土樹種花種為主,喬木、灌木摻雜。
蓬江綠化重點放在鎮街農村和城區公園,在叱石山、蘭石公園等地通過綠化形成大的郊野公園,在城區公園則強調將綠化與文體活動、休閑融為一體。綠化也以鄉土樹木為主,不盲目種植外來樹種名貴樹種,采用的外地樹種要經過改良,同時要保障這些樹木5年10年間長成大樹。
“不以名貴為主,以林相改造為主,不以大樹為主,以未來成為大樹為主。”溫偉文說,蓬江城區綠化得到市民積極評價,區政府將通過5年努力實現城區景觀大轉變。對于目前各處山林多種植桉樹的問題,溫偉文認為這種單一樹種的狀態將在未來得到改變,政府會通過回收山林等方式對其加以改造,優化林相。
開平:造林約4500畝
前天上午,廣東省林業廳副巡視員岑苗與開平市黃耀雄、文彥、吳平超、張星杰等四套班子領導在金山公園種下香樟、火焰木、宮粉羊蹄甲、黃花風鈴木等優良樹種。今年開平將造林約4500畝。
江海:白水帶綠道是重點
3月10日,區委書記曠仁山、區人大主任陳洽棠、區長周惠紅、區政協主席梁鏡波以及區四套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于白水帶參加植樹活動,并現場視察綠道進展,白水帶龍光塔至茶庵寺綠道是江海區今年民生實事工程項目之一,目前已完成一期路面主體工程,二期工程即將全面鋪開。
邑大:去年種樹今年松土
去年植樹節,五邑大學師生種下上百棵鳳凰樹。今年植樹節,200名學生志愿者們則來到天沙河邊,為沿岸數百株樹木進行了松土除草。不少同學從未使用過鋤頭等農具,還需要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但是學生熱情不減,第一次參加植樹的經管院大一的曾同學稱,“今年沒有植樹活動有點可惜,不過能來幫忙松土也不錯。”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如果每個人都參與到綠色行動中會怎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也付出了生態環境被破壞的代價。當山不再綠,水不再清時,金山銀山也無從可覓,可持續發展更是無從談起。【詳細】
昆明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計劃增綠330公頃
3月28日,昆明市園林綠化局舉行的2017年全市園林綠化工作會上透露,今年,全市計劃新增綠地330.25公頃,新建盤龍江入湖口濕地公園、三角梅主題公園等20余個公園綠地項目。主城建成區(含晉寧區)要設置立體花壇15組,長效擺花1075萬盆。【詳細】
湖北鄂州將用巨額投資 提升園林城市品味
鄂州市為加快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步伐,夯實創建基礎,今年計劃投資50余億元,增加綠地總量和綠化面積,全面提升生態園林城市品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