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陰耐寒植物令寧波公園四季常青
寧波的春夏秋冬,似乎都在綠色中度過。即使在寒冬臘月,公園里也是一派草木茂盛景象;即便樹蔭下的土地,也覆蓋著綠色植物……市園林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寧波城市四季常青,當然有市區5萬余株作為行道樹的樟樹的功勞。不過,上百種喜陰耐寒植物在城市綠化中的廣泛應用也功不可沒。
上百種喜陰耐寒植物
遍布城市綠地與公園
在我市江北公園、槐樹公園等多處城市公園內,有心的市民肯定能發現:這些公園的大樹底下、草木之間及江邊綠化帶,均被綠色植被覆蓋著,即使在冬天,也很難找到發黃的葉子和裸露的黃土。
這些綠色植被,多為喜陰耐寒植物。“以前每到冬天,公園的草坪都變黃了,有些景觀植物也光禿禿的。特別是一些行道樹的下面,因為日照少、通風差,經常是連土層都露了出來,看上去很不美觀,也影響整個公園和綠地的景觀。”江北城管局市政綠化養護中心副主任張海峰告訴記者,兩年前,他們開始在江北公園試點種植喜陰耐寒植物。經過半年實驗,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于是又向倪家堰公園、槐樹公園、外灘、濱江綠地等地段推進。而從前年開始,這種做法還在全市其他地方推廣起來。
據市園林部門統計,現在全市公園綠地種植的喜陰耐寒植物有上百種之多。會開花的會結果的都有。主要品種有麥冬,包括闊葉麥冬、小葉麥冬、精品麥冬等,還有熊掌木、花葉蔓、羽衣甘藍、吉祥草、蘭花三七等品種。
園林專家表示,我市用于綠化的喜陰耐寒植物,不僅能在光照條件好的地方生長好,也能耐受適當的蔭蔽。因此,無論季節如何變化,這些植物均可四季常綠,即使炎熱如夏、寒冷如冬均無礙其存活。
喜陰耐寒植物
對有機肥料“情有獨鐘”
“喜陰耐寒植物有其特性,結合寧波的氣候特點和種植環境,各有不同的養護方法。但是,經過我們的努力,這些植物都存活了下來,不斷美化著我們的生活。”江北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說,不過,當初為了讓這些喜陰耐寒植物能更好地存活,江北市政綠化養護中心的專家們可想了不少辦法。
剛開始,給它們施的是化肥,但效果令人失望,“普遍長不快,也長不大。”江北市政綠化養護中心的專家告訴記者,他們試驗了各種肥料的肥效,最終發現,這些喜陰耐寒植物對有機肥料“情有獨鐘”。
現在,養護工人給它們“喂食”的肥料是鴨糞。“化肥不僅成本高,且肥效也日趨下降。利用鴨糞自行制作的堆肥,不僅供植物生長的養分含量豐富,用在喜陰耐寒植物上能有效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進植株根系生長。同時又低碳環保,不污染環境。”江北市政綠化養護中心的專家稱。
鄞州城管局園林綠化處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近年來他們引進了很多喜陰耐寒植物,分布在綠地和公園中,目前已經成為城市綠化的一道風景線。
這些喜陰耐寒植物
你可認識?
據專家介紹,在我市應用比較多的喜陰耐寒植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臘梅:在公園、小區較常見,是一種落葉灌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開花,7-8月果實成熟。花開時芳香四溢。喜歡陽光充足,但也耐陰,有一定的耐寒力。
羽衣甘藍:在公園里、花壇邊,經常可見紫色或黃色的一個個“花球”,乍一看像花又像菜,被擺成好看的造型,緊貼土地種植著。喜歡光照和肥沃的土壤,原產地在西歐。
麥冬草:多種在花壇或綠地邊緣,一根根像蘭花草般緊密地簇擁著。這種植物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即使在零下10℃的氣溫下也不致凍死。
蔥蘭:顧名思義,它的葉子像蔥又像蘭。這是一種常綠草本,每年7月下旬至11月初開花。蔥蘭喜陽耐寒,花期很長,市民可在樹林下、坡地、花壇、路邊看到它們。
石竹:常見于花壇。為多年生草本,細細枝條一節節的,直立著,很像竹子。在4-5月開花。耐寒,但不耐酷暑,是我國原產的著名一二年生花卉。
桃葉珊瑚:山茱萸科常綠灌木,3-4月開紫色花,果實為鮮紅色,十分好看。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屬耐陰灌木。
寧波草地
常年綠意盎然的秘密
馬尼拉草套播黑麥草
市區不少公園和綠地,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市民也能感受到綠意盎然。在四季分明的寧波,園林部門是如何做到讓草地四季常綠的?“沒有秘方,其實就是馬尼拉草套種黑麥草。”江北區園林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江北區的公園、道路綠地內種植的草坪,多為馬尼拉草坪。馬尼拉草雖然很適合寧波的氣候條件,但一到冬季就會進入休眠期,葉片枯黃。為了不使草坪的綠色"斷檔",每年園林工作人員都會在冬季到來之前,在馬尼拉草的草坪上套播耐低溫的黑麥草。”
套播了黑麥草后,在寒冷的冬季,市民也能欣賞到綠草如茵。“今年江北區套播的草坪面積有6萬多平方米,新增了大閘南路道路綠地草坪。”江北區園林部門工作人員稱。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被圍墻【詳細】
日本栗林公園 承襲唐風漢俗
蘇州是園林的大觀園,各式各樣的園林寄寓了無數王公貴族或風雅人士的夢想;日本承襲了中國唐風漢俗,對庭園的經營也不遑多讓,歷代藩主、將軍甚或天皇,無不精心設計優雅的庭園,既可休閑又能附庸風雅。此次廣島四國之旅,幸【詳細】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