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植物造景漸成關注焦點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高端庭院綠化逐步興起。人們在改善了室內生活條件之后,開始著眼于庭院的綠化美化。近日,在杭州蕭山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園林綠化設計高峰論壇上,庭院綠化造景成為與會者討論的焦點。
“庭院植物景觀逐漸被人們擺到了重要位置,營造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居住氛圍,已成為現階段庭院景觀設計所追求的目標。”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教授蘆建國分析了國內外不同風格庭院的特點和建設要素,他表示,由于地理、歷史、文化、人口、自然資源等多方面因素,不同國家的私家庭院代表著其地域性特征,植物配置也各不相同。我國的庭院設計也具有鮮明的特征。
浙江省花卉協會庭院植物與造景研究分會會長朱之君以“庭院造景之本源”為題,對影響庭院造景的因子進行深入探討,從顧客群特征、“安居樂業”的內涵、風水以及人的情感等多方面分析庭院造景的本質。他認為,庭院造景的根本就是道法自然,即遵從自然天成。“庭院造景要解決人居本質問題。真正天地人合一的庭園,是按照場地內外環境和當地的氣候,結合主人的嗜好,用藝術手法再現主人和場地以及建筑融合的幸福畫面,用生態的手法,創造生命的力量。”朱之君表示。
植物的應用對庭院造景的好壞具有關鍵作用,《園林》雜志副主編、“景觀文化”欄目行業顧問梅慧敏在論壇上進一步強調:植物是聯系人類與自然的載體,是景觀之魂。“二十世紀90年代末哈佛景觀學院的老師考察中國的花園,我陪同他們去了上海西郊一個高檔樓盤,但他們看過以后拼命搖頭,說這根本就不是花園。”梅慧敏回憶說,他們當時問了施工人員一些問題,發現他們對花園一無所知,只是把各種植物“堆”在里面。事實上,植物在園林中并不該是簡單的堆砌,而是根據特有的生長習性、生命周期、應用過程中空間尺度的變化等問題,在景觀營造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而我國庭院造景中多數植物設計在理論、技術方面還處于初始階段。
近年來,庭院景觀設計與施工中存在很多誤區,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重視。蘆建國認為,建設浪費、施工的不合理和不科學、后期維護不到位是當前庭院綠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很多庭院設計一味追求材料的高檔奢侈,不考慮施工環境和實際操作,不考慮植物的生長習性和養護成本。庭院綠化面積有限,很多效果無法實現。但有些設計師為了體現竣工時的效果,將植物的密度設計得過大,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不利于植物生長及景觀表現。還有的庭院經常出現地面排水不暢、草地積水、電路故障頻發、植物枯萎等現象,其結果就是項目返工。這不僅對項目投資帶來巨大浪費,同時設計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我國庭院植物養護管理的市場還有待挖掘。”蘆建國說,“美國風景園林行業的年產值有50%是通過養護管理來實現的。就我國目前風景園林的設計水平而言,養護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和國外的差距較大。”據介紹,在美國、歐洲等地,私人住宅有很長的發展歷史,大多數人都有一定的庭院養護經驗,日常維護和簡單的施工安裝都可以自己動手,或者請專業的養護人員。而我國的私人庭院發展起步較晚,業主缺乏庭院養護的基本知識和實踐經驗,國內市場也普遍缺乏專業的養護管理團隊。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古詩文中的庭院綠化意境
庭院綠化植樹古來有法。早在周朝,就規定庭院里要栽樹,據《周禮》記載:【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成功的景觀設計輕松拯救空間顏值
近年來,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要求在不斷的提升,對于自然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詳細】